農業部門發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意見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資料圖片
4月11日,市農業農村局結合揚州實際,圍繞品種選配、模式確立、技術配套、機具裝備、病蟲防控等關鍵環節,發布《2022年揚州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意見》。
對于品種選配,《意見》建議,大豆宜選用耐陰、耐密、抗倒、早熟、抗病蟲和宜機收的品種,粒用大豆可以選用徐豆18、蘇豆13、通豆13等,鮮食大豆可以選用蘇新6號、通豆6號、淮鮮豆6號等。玉米品種以籽粒玉米為主,合理搭配鮮食、青貯等品種,選用株型緊湊、熟期適中、抗病性強、適宜密植和宜機收的高產多抗品種。籽粒玉米可以選用江玉877、蘇玉42等,鮮食玉米可以選用蘇科糯1505、蘇玉糯11號等,青貯和籽粒玉米可以選用江玉898、蘇玉29等兼用型品種。
在種植模式上,《意見》建議以2行玉米帶與4行大豆帶復合種植模式為主,鼓勵開展4行玉米帶與4行大豆帶等不同復合種植模式的試驗示范。2行玉米帶與4行大豆帶復合種植模式關鍵技術參數如下:根據土壤肥力適當縮小玉米、大豆株距,達到凈作密度要求,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增收一季豆要求。玉米株距11-12厘米,一般用種2公斤/畝,有效株數力爭籽粒玉米達到4000株/畝以上,鮮食玉米3000株以上;粒用大豆和鮮食春大豆株距9-10厘米,一般用種4.5公斤/畝左右,有效株數力爭達到10000株/畝以上,鮮食夏大豆株距在12-14厘米,一般用種4公斤/畝左右,有效株數力爭達到7000株/畝。
專家表示,根據不同茬口、收獲產品類型確定適宜播期,春玉米春大豆適當早播,避開花期與梅雨季重疊風險;夏玉米夏大豆適當晚播,避開花期高溫和苗期芽澇,一般6月中下旬播種;秋玉米秋大豆(鮮食)于7月底前播種,防止后期低溫導致灌漿提前終止。
此外,《意見》還對精量機播、病蟲草害防控、肥水管理、促壯防倒、適時收獲等進行了詳細解讀,指導廣大農戶做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工作,促進穩產增收。
標簽: 農業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