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鏟除“偽鶴叔”不能只靠“真鶴叔”

原標題:鏟除“偽鶴叔”不能只靠“真鶴叔”

4月12日晚,網紅醫生“仙鶴大叔張文鶴”,在直播中再次痛斥了無良商家利用他的科普視頻誤導粉絲購貨的行為。據了解,在短視頻平臺通過混剪視頻達到移花接木的效果,為自己產品帶貨的現象,已經不是個例。

“真鶴叔”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應該點贊。但是,鏟除“偽鶴叔”不能光靠“真鶴叔”,應該多方出擊,徹底消滅“偽鶴叔”們。

助“真鶴叔”建立法律維權團隊,向“偽鶴叔”索賠。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職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醫生開始走出醫院、在網絡平臺上做醫學科普,我們應該對這些科普公益視頻號建立法律維權團隊,一方面,這是社會必須的責任擔當,為正能量保駕護航;另一方面,可以對侵權者形成震懾,我們可以通過向侵權者維權索賠,提高侵權成本,徹底鏟除他們的投機心態,僥幸心理,發財夢想。

建立平臺監管責任追究機制,鏟除“偽鶴叔”土壤。侵權者之所以得逞,根本原因還是平臺監管責任追究機制匱乏。平臺應該加大這方面的監管力度,提高經營性視頻賬號的門檻,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視頻號進行封號。現在,做科普的許多醫生都曾遭遇過類似的侵權,侵權者利用了百姓對醫生的認可和信任,其行為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權利。平臺放任不管,就是幫兇。監管部門應該追究平臺的連帶責任,倒逼他們加大對視頻號的監管力度,讓“偽鶴叔”沒有滋生土壤。

“真鶴叔”維權折射了當前正能量直播視頻的困窘,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盜用他人視頻混剪、嫁接的行為涉嫌侵犯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對其作品自動取得著作權,對其享有發行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署名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他人未經允許不可以擅自使用。此外,該行為涉嫌侵犯姓名權和名譽權。一方面,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對于經營性直播視頻侵權行為加大監管懲罰力度,另一方面,我們要拿起政策工具,對于正能量的直播視頻加大保護普及力度。讓直播視頻“清朗”,必須釋放云端“懲惡揚善”的強力。(殷建光)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