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青年成為創新創業生力軍 Z世代創業者占比已超過16%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距今已七年多光景,現在誰是創業主力軍?看好哪些賽道?12月10日,36氪研究院出品、搜狐科技作為媒體支持的《2021年中國硬核創業者調研報告》通過對687份有效問卷及20位硬核創業者定性訪談的深度分析,探究了硬核時代下創業者的變與不變。

報告顯示,青年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本次調研對象中, 30歲以下占比超過40%,比馬云先跑一步(馬云31歲開始創業)。 Z世代創業者占比已超過16%。創業隊伍呈現年輕化趨勢: 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的創業團隊占比超過68%,年輕人較以往具有更強的通過創業獲得實現自我價值和改變世界的動機。

同時,男性仍為創業主力軍: 參與本次調研的創業者中,男性占比78.17%,女性占比21.83%,男性創業者更為普遍。 從賽道分布上看,女性偏愛消費娛樂類創業方向,占比為58.09%;男性創業者中選擇前沿科技和專業服務類賽道的比重相對更高。

從創業賽道上看,隨著數字化浪潮的迅猛發展,以新消費和文娛傳媒為主的消費娛樂類賽道占比超過45%,仍為創業主流。報告認為,新經濟發展動力之一是技術變革,顛覆性突破在等待期內仍有大量發展機會。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為代表的前沿科技類創業項目占比約為11.4%,硬核創業方興未艾,仍是新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商業模式上,54.3%創業者選擇ToC業務,略高于ToB業務的45.7%。

不同年齡創業者關注的賽道有所不同,年齡較長的創業者偏好前沿技術和專業服務類賽道,選擇to B創業方向的比重也同步提高: 24歲及以下的創業者中, 62.50%的創業方向為to C, 顯著高于平均水平(54.29%) 8.21個百分點;35歲以上的創業者中49.34%的創業方向為to B, 高于平均水平(45.71%) 3.63個百分點。

從區域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仍為創業者的主要集聚地。參與本次調研的創業者中,有24.16%的創業者選擇在北京創業,選擇北京、上海、深圳作為創業所在城市的創業者占總樣本的48.90%。北京、上海、深圳基礎設施更完善,在創業政策、市場和創業文化上仍處于領先地位,其人才資源、信息資訊、交際圈子上的優勢,讓創業者更容易獲取創業資源。

創業者的驅動因素有哪些?報告認為,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以愿景驅動,緊跟時代的步伐和行業發展趨勢,用技術打造新未來。整體上看,“看好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已經超過“洞察客戶痛點”和“實現自身價值”,成為驅動創業者創業的第一源動力。

此外,洞察客戶的核心痛點仍是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核心驅動力,專業服務賽道和生活服務賽道的創業者中,有過半數的創業者選擇“洞察到了行業客戶的核心痛點”作為驅動創業的因素之一。基于客戶需求洞察的精細化運營、產品創新、擁抱線下等方式,將成為消費互聯網存量市場新的增長突破點;產業互聯網發展將取決于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從核心痛點入手,構建數據和服務閉環大有可為。

在融資方面,有52.55%的創業者啟動資金在50萬以下,個人家庭成最主要資金來源渠道,占比69.87%,高于第三方風險投資(15.43%)。除融資外45.12%創業者還希望得到相關政策支持。此外,花錢也是創業者的一項重要工作,整體而言,人員開支及研發支出為創業公司最主要的兩大“燒錢”投入,支出占比超50%。但比起找投資,市場拓展、產品研發和獲取客戶是創業者最耗費精力的三個板塊,其中ToB模式企業更重視技術類及產品研發類投入,而ToC模式企業則更注重市場拓展。

在心態方面,創業者也會不同表現,但焦慮已是常態化。報告顯示,創業初衷千差萬別,有人為了實現財富自由晝夜奮斗,有人為了家國情懷輾轉難眠。但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創業者通常被焦慮情緒環繞,經濟下行、個人綜合能力有待提升、反饋與預期間偏差等各類因素均成為焦慮情緒的“導火索”。

報道認為,數字化時代,新場景有待探索、新需求尚待挖掘,為創業者提供更多成長空間。風云激蕩的時代背景下,創業者已做好擁抱新形勢、迎接新變化的準備。在宏觀政策引導下,創業者持續關注并應用前沿技術,推動企業自身數字化進程,打磨企業核心競爭力,仰望星空的同時,不忘腳踏實地積蓄硬核力量。

標簽: 青年創業 Z世代 創業者 數字化時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