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業績回暖帶動股價提升 股息率跑贏理財收益

凈利高漲下,上市銀行開啟大手筆分紅。目前披露了分紅預案的21家銀行合計擬分紅金額達到4909億元,而2020年37家上市銀行分紅總額為4884億元。

從分紅總規模來看,國有六大行合計分紅額超過3800億元,占比近八成,其中工商銀行以1045億元的分紅金額領先所有上市銀行;從每股股利(稅前)來看,招商銀行以每10股分紅15.22元居首。同時,部分銀行的股息率已經超過5%,超過市面上一眾理財產品收益。

無論是豪氣分紅還是近期股價上漲,都基于銀行業去年集體向好的經營業績。2021年,上市銀行資產擴表提速,凈利潤大幅回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非息收入表現亮眼,為銀行向股東分紅以及未來價值成長打下了堅實后盾。

21家銀行大手筆分紅近5000億分紅比例各有考量

截止目前,共有2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分紅預案,擬分紅規模合計近5000億元。其中以國有大行為主力,六大行合計分紅額超過3800億元,當前占比近八成,且分紅比例均在30%。

其中,工商銀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93元(含稅),合計分紅1045億元,分紅規模位居所有銀行之首。年報顯示,去年工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609億元,比上年增長7.6%;撥備前利潤6275億元,比上年增長5.5%;凈利潤3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7%。

工商銀行董秘官學清此前表示,適度的現金分紅比例和適度的資本充足率,既能滿足當期現金分紅需要,又能利于上市公司長期價值增長。該行通過利潤留存滿足內源性資本補充的同時,致力于為股東創造投資回報,一直堅持長期穩定的現金分紅機制,為股東創造了高額的現金分紅回報。

另外五大行表現同樣“闊氣”,數據顯示,建設銀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息3.64元(含稅),合計分紅910.04億元;農業銀行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68元(含稅),合計分紅723.76億元;中國銀行每10股派息2.21元(含稅),合計分紅650.6億;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分別每10股派發現金股息3.55元(含稅)、2.47元(含稅),分紅總額分別為263.63億元和228.56億元。

從每股派利來看,則以股份制銀行領先,招商銀行及興業銀行擬每股派利1.52元、1.03元,合計分紅384億元和215億元。

分紅總額突破百億的還有中信銀行,去年中信銀行凈利潤突破500億大關,增速創8年新高,中信銀行也給出了上市以來最慷慨分紅案:擬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息 3.02 元人民幣(含稅)。

光大銀行擬分紅總額也超過108億元,但將分紅比例從此前的30%下降到了28.13%。此外常熟銀行分紅比例也從2020年的30.4%下降到了25.1%,另有三家上市銀行擬不分紅。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1年末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較9月末+0.39pct、+0.12pct,利潤持續提升和資本工具充分運用是主要驅動因素。上市銀行凈利潤普遍回升,但在宏觀經濟三重下行壓力下,大部分全國性銀行基本保持現金分紅比例不變,部分城商行降低分紅比例,強化內源資本補充以提高風險應對能力。23家已披露2021年報銀行中,現金分紅比例與2020年基本一致的有13家,1家顯著提升現金分紅比例。

業績回暖帶動股價提升股息率跑贏理財收益

以4月1日收盤價計算,有10家上市銀行股息率超過5%。其中,交通銀行股息率最高,為6.93%,這已基本超過市面上的理財產品收益率。

光大銀行副行長趙陵曾在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該行的分紅比例在股份制銀行中仍處于較高水平,留存的收益將繼續為普通股股東創造投資回報。目前光大銀行A股股息率在6%以上,H股股息率為8%,遠高于當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也遠超過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具備較好的投資收益保障。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也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全年中國銀行的股價均價是2.81元/股,每股派息0.221元,按此計算股息率7.86%,比上年增加2.08個百分點。

“這樣的股息率對機構投資者而言,盡管不高,但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也是一個穩定可靠的選擇。對個人客戶而言,作為資產組合的一個部分,已經是不錯的選擇。大家看看理財產品、基金定投等各類的投資工具,如果你自己選擇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那就很好了。”劉金稱。

實際上,新年以來銀行股是市場上少見上漲的板塊之一。數據顯示,截止上周,從申萬行業指數看,銀行業指數本周、本月、年初至今的漲幅分別為5.18%、1.77%、3.46%,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分別為第3、8、4名。

年報行情開啟進一步帶動銀行股拉升,盡管去年銀行業息差收窄成為常態,但受中間收入等業務板塊高速提升等因素帶動,銀行業的盈利水平可觀。

財經網金融統計發現,目前披露去年業績的20多家銀行中,僅有一家銀行的凈利潤出現負增長,且正增長的銀行中19家凈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僅就國有六大行而言,去年六大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68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27萬億元,日均攬收100.84億、盈利34.86億元。

4月6日收盤,銀行股普遍飄紅。張家港行領漲6.94%,蘇農銀行、平安銀行分別漲5.79%、4.06%。港股方面,廣州農商行及渤海銀行的漲幅也超5%。

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2021年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雖然較1-9月進一步小幅下降,但同比顯著回升,主要得益于資產投放提速、非息收入亮眼及信用成本下行。銀行業經營回歸常態化,預計2022年信貸平穩增長、息差降幅收窄、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監管引導政策延續,提振信心,后續更多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顯效。政策發力+業績催化+估值低位穩健,我們堅定看好銀行板塊加配機遇。

標簽: 業績回暖 股價提升 理財收益 銀行大手筆分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