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民生大動脈,打通物資保供“最后一公里”
原標題:暢通民生大動脈,打通物資保供“最后一公里”
做好市民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基礎和關鍵。由于各地防控政策不統一,超市、餐飲等連鎖經營企業均出現了物流不暢、人員被困、門店不能經營的狀況。對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建議實施“三證一策”,保障民生大動脈通暢。(4月8日 《中國食品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疫情防控形勢越是緊張,越要做好民生物資穩價保供。無論是2020年武漢首迎疫情,還是去年石家莊、廣州齊心戰“疫”,最終大獲全勝,都有物資保障及時、連貫、充足的“糧草”之功。也只有物資不斷供,人們生活才能得以運轉,才能更安心為抗疫做貢獻。
防疫期間的物資保障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叭C一策”從企業、人員、進口冷鏈食品及消費場所四個方面入手,對具備保供能力和符合保供標準的連鎖超市、便利店、餐飲企業核發“保供企業證”,對保供企業員工和外賣人員核發“保供人員證”,對進口冷鏈食品首次監管倉消殺后出具“首接進口冷鏈食品消殺證”,對經營門店出臺持續開業分級管理政策,以務實的舉措、周全的考慮,正面回應了社會關切,抓住了民生物資保障的關鍵所在。這是做好日常物資保障、讓配合防疫的民眾“衣食無憂”的因應之舉,相信將為贏得這場疫情防控之戰,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特殊時期,商超、便利店、餐飲企業等方面的末端支撐,受到不小沖擊,給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民生需求的滿足帶來挑戰。對上述具備保供能力和符合保供標準的主體核發“保供企業證”,在生產加工、物資采購和物流通行等方面予以支持,有助于打通“民生補給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在保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環節員工嚴重缺崗,讓疫情保供物資運送陷入被動。發放“保供人員證”,允許物資車輛駕駛人員和配套工作人員在滿足防疫條件下跨省市作業,能夠幫助保供物流快速重啟;將超市、餐廳、倉儲物流中心等員工和外賣騎手列為保供人員,在其出入疫情封閉區時,給予一定寬限條件,也可以維持當地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
間歇性整頓停業造成的消費恐慌,讓涉疫地區消費場所的客流量和營業收入直線下降,很多門店索性暫停開放,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日常消費需求的滿足?!叭C一策”建議摒棄“一刀切”大范圍閉店,出臺持續開業分級管理政策,對低中高風險區消費經營場所進行精準防控,最大限度對接好人民群眾的訴求,真正把防疫保供工作做到人們心坎里去。
民生物資價格實不實惠、品種齊不齊全、選擇多不多樣、配送快不快捷,同樣關系到民生有無足夠保障,也直接影響著這場防疫阻擊戰的成效。讓保供應、保民生對接好人民群眾的需求,有關部門還需進一步關切民生、解決問題,在優化供應鏈、提升服務體驗、平抑價格上漲以及保證質量安全等方面下功夫,確保城市正常運行、市民正常生活,扎扎實實打好物資供應保障戰,為社會同心抗疫積蓄力量。
在“三證一策”的持續保障下,配合新一輪防控政策,疫情一定會盡早得到遏止,居民生活也會早日恢復如初。(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