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云南省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取消 對光伏產業有哪些影響?

4月5日,“光伏茅”隆基股份(601012.SH)披露,公司于4月1日收到云南省發改委函告,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清理優惠電價政策的要求,取消公司在云南省享有的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自2021年9月1日起,公司全部用電價格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方式形成,直接與電網企業結算。

上述消息傳出后,二級市場迅速做出反應。截至4月6日收盤,光伏50ETF跌3.27%,隆基股份下跌5.51%,報68.6元/股。

事實上,依托于得天獨厚的水電優勢及優惠電價政策,云南先后吸引包括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通威集團、晶科能源等多家光伏頭部企業入駐。此次云南取消對隆基股份的優惠電價政策,對公司影響幾何?對光伏產業又有哪些影響?

隆基股份稱半數硅片生產成本受影響

據云南網報道,2015年,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為新的硅片和切片廠選址考察時,云南省主要領導拋出橄欖枝。2016年3月,隆基股份與云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公司在云南省投資建設單晶硅棒硅片、高效電池組件、特色農業光伏電站產業鏈,帶動千億級單晶光伏產業集群和云南省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支持達成合作戰略合作意向。

2016年起,隆基股份先后在云南的麗江、保山、楚雄、曲靖4地落子,推動上述戰略協議的有效落實。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在云南省形成約67GW的拉晶產能和57GW的切片產能,其在云南已投產的切片產能占公司總產能的比例約為54%。

對于過半硅片產能在云南地區的隆基股份而言,當地取消優惠電價政策對公司有哪些影響?

隆基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電費占硅片全工序加工成本比例為15%左右,對公司利潤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此外,鑒于公司在云南省內的投資項目不能再執行原合作協議中雙方約定的電價,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云南省內投資企業的生產成本。

“云南取消電價優惠后會增加硅片切片環節的成本,但隆基作為光伏龍頭,其亦參與光伏產業的多個重要環節,可以進行成本轉嫁。”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簡嘉俊對財經網分析稱,隆基股份布局云南,除政策補貼外,亦有想開拓云南市場、脫貧攻堅等原因,長遠的戰略布局作用更大于短期的補貼收益。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對財經網表示,市場化電價交易是國家電力系統改革的趨勢,可以更好的還原電力產品的“商品屬性”。由于硅片環節的耗電量不高,電費的市場化路徑對于利潤影響不大。“面對目前階段的光伏產品高位價格,企業利潤空間還是比較大的,電費增加的成本應該可以消納,沒必要直接傳導給下游,何況1.9元/瓦的組件價格已經很高了,很多光伏電站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已經處于盈虧臨界點了,很難再接受上游產品的漲價行為了。”

祁海坤強調,如果市場化電價交易發生在硅料環節,對于光伏行業來說,成本會增加很多。財經網注意到,同樣在云南省擁有硅料生產基地的通威股份,目前并未披露公司面臨優惠政策變動的情形。

據國泰君安測算,目前單晶硅片非硅成本約為0.11元/W,按照目前含稅電價預計0.25元/kWh,電力成本約為0.0165元/W,約占總體非硅成本15%左右。如果測算電價分別上漲1/2/3毛/kWh,對應非硅成本提升約0.66/1.32/1.98分錢/W。

內蒙古迎光伏投資潮,光伏企業不享受優惠電價或成常態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電價優惠政策的取消,隆基股份透露出不再云南繼續投資的意圖。

目前隆基股份麗江三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建設項目、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30GW單晶硅片項目、曲靖年產30GW單晶電池項目尚未開工或投產。隆基股份提示稱,公司在云南投資項目中未完成的部分存在發生變更的風險。

“隆基股份之所以布局云南,有很大原因是云南當時給他的優惠電價,如果云南這邊不給電價優惠的話,可以想象隆基股份會布局其他地區,比如說最近內蒙那邊,可能看中了風電的一些優惠價格。”廣州商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胡浩對財經網如是說。

隆基股份于3月13日披露公告,根據戰略發展需求,公司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于2022年3月12日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就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30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及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為195億元。

據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新能源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主力軍,占近1/3電力裝機和1/5的全社會用電量,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2.7個百分點,自治區成為全國最大新能源生產基地和消納利用地區。

財經網注意到,包括上機數控、東方日升、江蘇陽光等光伏企業近年來紛紛披露其在內蒙古的投資規劃,包頭成為內蒙古光伏產業集群的重點城市。

另一方面,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光伏產能的逐步擴大,光伏企業不再享受優惠電價政策或成為常態,企業應通過降本增效,探索出擺脫優惠政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簡嘉俊認為,未來光伏企業進行產業投資應審慎考慮補貼期限、補貼金額等。企業應該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密切溝通,基于產業布局、政府補貼等因素,選擇對企業自身最有利的選址。“雖然目前國家大力發展光伏,但光伏企業更多應擺脫前期的補貼依賴,探索出可持續發展道路。”簡嘉俊稱。

祁海坤則預測,光伏企業不再享受優惠電價政策也許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全國市場化電價交易趨勢下,電價的杠桿作用會更加明顯,全國電力系統一盤棋的大棋局也會加速行進,跨省、跨區輸電網絡的形成,會使得低電價時代漸漸成為過去。

標簽: 上機數控 東方日升 江蘇陽光 內蒙古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集群 重點城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