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息!給彩禮“降溫” 為愛“減負” 為幸福“加分”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給彩禮“降溫” 為愛“減負” 為幸福“加分”
“520”“521”諧音“我愛你”,成為中國適婚青年婚姻登記、舉辦婚禮的高峰日,彩禮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彩禮在古代稱為聘(娉)禮或聘財,是婚約締結的證明要件之一。同時,聘禮除去是婚約成立的重要證明要件之外,也起著擔保婚約履行的功能。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婚姻法制發生根本性轉變,以男女兩性個體獨立且平等的現代婚姻法制破除“父母之命”的結婚前提,將兩性“婚姻自由”視為根本原則,婚姻中的家長意志被剔除。婚姻自由意味著婚姻的締結不受任何人干涉,法律更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傳統婚姻中彩禮對婚姻成立的擔保價值也不復存在。
然而,彩禮習俗流傳至今,不少地方的結婚彩禮“行情”卻持續暴漲,甚至存在這種奇怪的現象:“對男方來說,如果誰家彩禮少,很沒有面子;對女方而言,彩禮越高,就覺得嫁的閨女越厲害。”也正是基于這種心理,彩禮超“行情”的情況并不少見,更是遠遠高于物價的上漲幅度和百姓收入的增長幅度。
面對很長一個時期,居高不下的彩禮,2019年中央專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推行移風易俗,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5年內第4次點名“高價彩禮”。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一方面是民政部分兩批共確定了3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從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家教四個方面入手,以期通過創新婚育文化載體,教育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從源頭對天價彩禮等婚嫁陋習說“不”,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穩定。另一方面依法依規指導各地開展對天價彩禮、大操大辦、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進行整治,為高額彩禮“降溫”。同時,各級團組織、工會組織積極為青年提供婚戀服務,宣傳引導抵制高額彩禮、奢華婚禮,并充分利用春節返鄉或有意義的時間節點舉辦集體婚禮,倡導家庭婚禮、旅行婚禮等有紀念意義的新風尚,引導婚事新辦。
無數事實也已證明,婚姻是否美滿幸福與彩禮多少不成正比。因為婚后兩個人過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主要取決于感情牢不牢固,相互理解尊重、支持的力度等。現實生活中,彩禮一分不要,且過得幸福美滿的夫妻大有例證。
新時代新風尚,結婚更不是比排場。為愛“減負”就是為幸福“加分”。期待有更多的家庭和年輕人敢于對婚俗陋習說“不”,做“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倡導者、踐行者,真正實現我的婚姻我做主,而不是讓彩禮“做主”。(劉純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