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讓熱愛和崇尚科學成為行動自覺_全球播資訊


(資料圖)

原標題:讓熱愛和崇尚科學成為行動自覺

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主辦的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5月20日至31日在全國各地展開。本屆科技活動周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通過“云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廣泛營造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

科學,引領著全世界走向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既要注重科技創新,更要注重科技知識的普及,無論是科技工作者,還是普通民眾,既要熱愛科學,也要崇尚科學,才能匯聚起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

科技創新必須要自立自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升最快的十年,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至2.8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提升至2.44%;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從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從“嫦娥”探月、“神舟”飛天、“夸父”逐日、中國空間站圓夢,到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全球最快智能高鐵、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再到北斗組網、復興號馳騁在祖國大江南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等,中國科技創新邁出了堅實步履。通過全國科技活動周的廣泛宣傳,把近年來我國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出來,既是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一種激勵鼓勵,也是對科普工作的一種務實推動。邁步新征程,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挑戰,只要我們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必將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科技創新新篇章。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與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聯辦,積極推動《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落實落地。從科技部開展的主題活動,到各部門同步推出的特色活動,再到各地方結合實際開展的豐富多彩活動,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據悉,全國科技活動周自2001年舉辦以來,累計參與公眾超過20億人次,已成為一項公眾參與度高、覆蓋面廣、社會影響力大的全國性科技品牌活動。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科技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和地方開展科技列車行、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全國微視頻大賽、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優秀科普展品巡展暨“流動科技館”進基層、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推薦、科普援藏、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等一系列豐富多彩、貫穿全年的公眾科普活動。

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從部門到地方,積極打造全民科技“盛宴”,組織科技競賽、科普講座、實景演練、專題論壇、技能培訓、項目路演等活動,并設立“云上”科技周,將以線上和線下等形式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舉辦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紛呈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為科學教育做“加法”。尤其是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中小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持續在廣大青少年中播撒科技種子,充分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積極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各種活動,我們要增強科技自信、提升科普意識、播撒科技種子,讓科技創新之樹根深葉茂。(李萍)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