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上萬越來越難,做騎手還香不香?
原標題:月入上萬越來越難,做騎手還香不香?
網約車行業回暖的同時,風險也在增加。據媒體報道,近一個月內,濟南、溫州、東莞、遂寧等地紛紛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業者謹慎“入場”。4月6日,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發布風險預警,該市網約車市場運力已基本飽和,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
【資料圖】
行情好的時候,一個月輕松能上萬,如今要賺到同樣多的錢,就要多跑兩小時,報道中提到的這個現狀相信很多網約車司機都會有共鳴。這其實是目前類似新業態的大趨勢,像外賣騎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月薪上萬似乎已是傳說,前段時間有消息說美團廣州停止招聘騎手,后來平臺方面否認了這一傳聞,不過站方也坦承,由于涌入廣州就業的外來人口較多,騎手確實出現了爆滿的情況。
門檻低,就業又靈活,無論是騎手還是網約車司機,似乎都是不錯的就業選擇。專職做的話收入有保障,兼職做也可補貼家用。類似的新業態的確提供了很多機會,乃至有的人常常這么說——工作丟了沒關系,大不了去送外賣。言外之意是,做騎手是保底的工作,只要努力就可獲得穩定的收入。
如今局勢顯然發生了變化,無論做網約車司機還是外賣騎手,現在都面臨嚴峻的競爭,要想獲得穩定的收入變得更困難。越來越多的人涌入上述行業,帶來的直接影響有兩個,一是訂單價格下降,二是個人能接到的訂單量下降。對于平臺來說,這兩個變化不會有什么影響,而對于就業者來說,就必須重新評估工作的性價比。
訂單價格下降在外賣行業似乎顯得較為突出,近來就有不少騎手在自媒體上吐槽這個問題。網約車行業的情況也類似,而且這個行業平臺更多,競爭格局不太好,行業內部也很卷。訂單價格下降當然會直接影響到收入,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即訂單下降的情況是不是會持續下去?
訂單價格下降意味著平臺可以降低運營成本,表面上看平臺會樂享其成,不過問題不是這么簡單。
一個行業要提供穩定的服務,員工待遇勢必不能出現太大的波動。像在一線城市做餐館的服務員一般的月收入會有四五千元,如今就業形勢發生變化,可能三四千元就能招聘到員工,但企業是不是就會按照“低工資者得”這樣的規則來招聘?顯然不會,因為除了考慮運營成本,還必須照顧服務質量,一個企業要穩定運營,就必須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服務員工資低了,服務質量就會下降,刷盤子不會像過去那么用心,對顧客也沒那么客氣。外賣行業也是如此,過去七八元一單的時候,騎手愿意爬上八樓送餐,如今三四塊一單,騎手難免會抱怨,遇到這樣的訂單還能不能保證服務質量?對此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站在平臺的角度看,當然不可能無底線地降低服務單價。
對于就業者來說,和訂單價格降低相比,更麻煩的問題是訂單量下降,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單價下降可以通過提高工作時間來彌補,勤奮的人勉強還能維持較為穩定的收入,可一旦分蛋糕的人越來越多,訂單量下降,就意味著你想努力都沒地方使,行業出現僧多粥少的問題,必然會減少每個人的收入。
像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這類工作,一個月收入七八千元,光看數字還不錯,可如果考慮吃住方面的成本,可能性價比就顯得不是很高。反觀在餐飲這類傳統行業工作的“打工人”,通常都包吃住,一個月五千元左右的收入,似乎也湊合。當越來越多的人涌入新業態,必然會拉低行業的整體收入,那時想入局的人可能就要再三考慮,畢竟,一份工作好不好,不是看它的門檻高不高,而是看它的性價比有沒有吸引力。(王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