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形成整頓醫美沉疴的合力 天天滾動


(資料圖)

原標題:形成整頓醫美沉疴的合力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就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規范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

醫療美容屬于醫療范疇,需要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等方式,對人的容貌和身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因此有著嚴格的醫療安全和質量要求。

身處“顏值時代”,醫療美容廣告鋪天蓋地隨處可見,一些無良商家投機取巧,通過向消費者虛假宣傳、夸大宣傳、販賣焦慮制造需求,營銷亂象廣受詬病。意見對強化醫美行業監管作出了較為全面的規范,可以有效糾正醫美與生活美容管理上的一些誤區,保護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

醫療美容服務整治涉及多個部門,很容易引發責任不清等問題。意見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多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從登記管理、資質審核、“證”“照”信息共享、通報會商、聯合抽查檢查、協同監管、行刑銜接等多個維度同時發力,構建了貫通協同、高效聯動的監管體系,可謂抓住了當前整治醫療美容服務的難點。

其實,在意見出臺之前,我省也展開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去年漳州市薌城區通過部門聯合行動,對轄區醫療美容機構無證經營、違規使用藥品、場所衛生條件不達標等現象進行了查處。截至今年3月,共巡查門店49家,發現行政、刑事案件線索15條,批準逮捕8名涉案人員。

醫美行業專業性強,對監管有著更高的要求。正因此,意見還明確,在確保監管效果前提下,盡量減少對相關市場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形成以監管促發展的良好態勢。倡導在生活美容機構張貼“不得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等警示語,引導生活美容機構依法誠信經營。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少數醫療美容機構法律意識欠缺,很容易踩踏紅線而不自知。邵武市某醫療美容機構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內容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的醫療廣告,被處以3萬元罰款。隨著意見的深入實施,相關法律法規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消費者的權益就更有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防范整治違法違規醫美現象,相關部門義不容辭,但消費者自身也不能置身事外。面對形形色色的醫美廣告,消費者首先要擦亮慧眼,避免盲從,遭遇侵權問題,也要妥善保管好就診記錄或完整的病歷資料,通過投訴、舉報或者訴訟等手段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林智嵐)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