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熱訊:堅持“兩化”“兩宜”建設和美鄉村
【資料圖】
原標題:堅持“兩化”“兩宜”建設和美鄉村
鄉村是農民主要的生產生活聚集地,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與自然綜合體。黨的二十大報告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要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讓億萬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實踐表明,建設和美鄉村,要切實把握“兩化”融合與“兩宜”統籌的環節。
促進“兩化”融合發展,就是要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產業生態化發展,采用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的方式改造傳統產業,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而追求鄉村經濟發展的落后方式,是實現鄉村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有效途徑。立足各地生態特點,因勢利導找準綠色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生態產業化發展,則可以實現土地可持續生產,讓生態資源不斷保值升值,讓良好生態變成“綠色銀行”。
促進“兩宜”統籌協同,就是要在鄉村宜業宜居上下功夫,優化構建富有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綠色開發體系,并營造生態宜居的和諧美麗家園,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保護中開發與在開發中保護。建設和美鄉村建設,需要做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改造并建設高標準農田、防控農業面源污染、完善鄉村水資源保護等一系列工作,優化構建鄉村現代農業綠色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將鄉村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其次,要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持續保育行動,重點包括完善農村潔凈廁所系統、治理鄉村生活污水垃圾、因勢利導發展庭院經濟、因地制宜改造村容村貌。再次,持續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鄉村創新帶動創業的制度,引導并創立返鄉下鄉人員按照全產業鏈的現代產業組織方式,營造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進入鄉村創新創業的新格局。因勢利導建立合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要優化鄉村建設規劃并持續實施,讓和諧美麗鄉村成為新型綜合體,既有利于產業高質量發展,又有利于農民舒適化生活;既是增收致富的創業基地,又是風景優美的康悅家園。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只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與持續高效的實踐,我們才能促進產業興旺同生態宜居的有機統一,才能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生態美、農民富、鄉村強的和諧共贏的目標。
(林怡 葉菁,作者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態研究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