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e公司觀察」可轉債投資價值仍存比較優勢

近期可轉債市場出了大事件,首例可轉債退市案例就要出現,市場普遍認為首例退市可轉債是藍盾轉債,其次是搜特轉債。


(相關資料圖)

可轉債是近些年投資者不變的信仰,發行面值100元的可轉債上市交易價格普遍超過110元,市場上出現一批可轉債打新族,靠打新可轉債賺取收益。現在可轉債跌破面值,還能退市,一時間市場大呼要重視可轉債風險,不能無腦買入。

買可轉債確實有很大風險,比如搜特轉債,去年以來長期都在100元面值一下,說明投資者已經認定該公司風險巨大。最近一個交易日還創下每張31.666元的歷史新低,這也是可轉債歷史上的最低價。說明很多投資者認為,在公司退市后,能拿回三折本金就已不錯。

藍盾轉債的投資者風險更大,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53元,當公司退市后,轉債持有者很難通過二級市場賣出,一旦進入重整清算環節,持有人損失比例可能會更高,這說明該品種的持有人此前對風險評估不足。

理論上,債券在正股退市后,還有償付本息的可能,不意味著有違約風險,因為還沒有到期。但上市公司如果有能力清償債務,也不大可能淪落到要退市的境地,一般都會通過債轉股、引入新投資者的方式脫困,債券持有人要冒很大風險。如果資質不佳,無人問津,那結果就更差了。

今日因為搜特轉債大跌,也讓一批可轉債大跌,比如思創轉債、賽力轉債、維爾轉債。

目前低于面值的可轉債有14只。現在上市交易的可轉債有498只,低于面值的占比只有2.8%。可轉債平均價格仍有127元,平均轉股溢價率為47%。這說明盡管有部分可轉債遇到危險,但投資者依然給了可轉債比較高的溢價。

面值100元的可轉債,投資者為何愿意給127元,最重要的原因是可轉債能轉股,如果僅僅是債的屬性,不會有溢價。那為什么又給了那么高的轉股溢價率?因為作為投資品種,它有債券屬性做保底,又有了轉股屬性后,在股價上漲情況下,可轉債也就有了上漲空間。

如果正股上漲,可轉債上漲,正股下跌到了一定程度,可轉債就不再下跌,因為有債券屬性,如果上市公司想促成轉股,經常還會下修轉股價,這也是可轉債轉股溢價率比較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遭遇熊市,僅從下跌幅度來看,持有可轉債的跌幅會遠遠小過正股,這也正合了風險厭惡者的胃口。

說到債券,都會有風險,但是可轉債的風險不會比企業債更大。以違約計算,企業債已有多例,企業債價格大跌的情況也很多。

就像不能無腦買股票一樣,也一定不能無腦買可轉債。普通債券和可轉債一樣,關鍵要看發行方情況,發行方如果資質比較好,債券就會比較安全。

可轉債和企業債不同,企業債比較優質的話,利息就會比較低,可轉債利率普遍比較低。持有高息企業債冒的風險也很大。而持有可轉債利息不高,則可以享受發行方成長收益。

如果發行方出現問題,企業債投資者很難將手中債券拋售出去,市場上找不到交易對手,但可轉債可以很快找到交易對手,還可以通過轉股出售。

同花順可轉債指數年K線顯示,該指數2020年5月8日上線后,3年時間目前為1431點。收益遠超同期的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同期漲幅為13%。企業債和股票都沒有可轉債收益高。可轉債受投資者追捧,確有其道理。

對投資者而言,風險主要在于一些高溢價率轉債,讓可轉債整體存在泡沫。整體而言,接盤高價可轉債的風險,比只搶低價貨的風險還高。但這意味著要無腦買入低價可轉債,投資是困難之事,甄別風險是難點之一。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