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消息!治理醫美亂象,須全鏈條嚴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治理醫美亂象,須全鏈條嚴打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6件檢察機關依法懲治醫療美容領域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案例集中披露了醫美領域的主要違法犯罪方式,揭示了消費者進行醫美時的常見風險隱患。

與以往曝光案件大多是予以關停整頓、行政處罰不同的是,此次曝光的6件案件中有5件是刑事案件,對不法分子最高判處有期徒刑15年。行刑銜接、論罪入刑,彰顯了司法的震懾作用。這對整治醫美行業亂象、守住醫美安全底線來說,無疑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隨著“顏值經濟”成為消費新熱點,醫美行業快速擴張,與此同時,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消息,從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每年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增長近14倍。其中,投訴量大的是醫美機構的非法行醫、超范圍經營、使用假貨山寨設備等問題。這些黑機構、黑場所的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有的直接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成為醫美行業的頑疾沉疴。整治醫美亂象,必須針對醫美機構這一主要的消費場所重拳出擊,以猛藥祛除頑疾。

在醫美機構之外,很多違法犯罪行為也很猖獗。此次最高人民檢察院曝光的典型案例中,就有生產、銷售、提供假藥罪,有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更有以免費整形為幌子實施“整形貸”詐騙活動。由此可見,醫美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不僅涉及面廣,而且涵蓋源頭端、銷售端、終端整個產業鏈。這意味著,遏制醫美亂象須盯緊每一個環節,打源頭,斬鏈條,加強行業全鏈條監管,進行全面整治。

為凈化醫美行業,從國家層面到地方都開展了醫美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頗有成效。尤其是公檢法力量的介入,不啻是對付醫美領域頑疾沉疴的一味猛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辦案經過來看,多地檢察機關充分借助“外腦”,邀請具有醫療衛生背景知識的專業人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同時主動加強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執法司法機關的聯系配合,促進形成治理合力,確保實現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全鏈條打擊。這些經驗,為從根本上遏制醫美亂象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遏制醫美亂象,須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只有發揮合力,由點及面追查,全鏈條嚴打,方能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消費者才有望得到安全、放心的醫美服務。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消費者在考慮和選擇醫美時,要保持理性,擺脫所謂的容貌焦慮;更重要的是,學會通過可靠途徑識別真偽,以免掉入“美麗陷阱”。(李陽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