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當前觀點:新生兒錄像,這種“增值服務”隱患太多


【資料圖】

原標題:新生兒錄像,這種“增值服務”隱患太多

最近,產房安裝攝像頭的做法引起公眾關注和爭議。據報道,一些私營企業與醫院合作,在產房里安裝攝像頭,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拍攝“微電影”。這項業務已在湖北、河南、江蘇等地的一些醫院中開展。其中一家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上宣稱已進駐50多家醫院的產科,相關工作人員稱“微電影”項目是公司與婦幼醫院的合作項目,家屬簽訂同意書、繳納299元,就可以將胎兒在產房出生后、交給家長前的這段時間的影像資料剪成“微電影”,交給家長做紀念。

根據相關公司和醫院的宣傳,“微電影”拍攝內容包括斷臍、稱重、洗澡、游泳等過程。對于產婦和嬰兒而言,這些都屬于極為珍貴的影像資料。但也要看到,這些內容涉及個人隱私,比如臍帶一邊連著母體,一邊連著嬰兒,斷臍的過程被拍下,實質上是敏感的隱私被拍下。盡管企業承諾不會拍到產婦、成片交給家屬后不保留原始視頻資料,但這樣的承諾在現實中是否會被嚴格履行,是要打個問號的。更何況,視頻涉及拍攝、傳輸、存儲等環節,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視頻外泄,商家或醫院又如何確保沒有這個風險呢?

此外,產婦和新生兒均屬于免疫系統和抵抗力脆弱的群體,產房、手術室等區域按照規定要保持相對無菌的環境。而根據此前的一些報道,有的婦幼保健院會允許錄像服務部的一位工作人員進入醫院工作區錄像。這既違反了相關管理規定,也會給產婦和孩子的健康安全帶來風險。

事實上,不得在產房、普通病房等院內區域擅自安裝攝像頭,既是醫患雙方的共識,也是眾多醫院的規定。但為何這項“服務”進入了不少醫院?報道中,有相關企業負責人坦言,這一項目不需要經過當地衛生健康委和市場監管局批準、管理,只需要搞定醫院能拍板的人,就可以進去安裝設備。這背后亟待有關部門細查。(孔德淇)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