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理由退貨”不分線上線下
【資料圖】
原標題:“無理由退貨”不分線上線下
天津市首家“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服務聯盟日前成立。在天津之前,廣西南寧、江蘇蘇州、甘肅平涼等多地已嘗試推行線下無理由退貨。(4月9日《經濟日報》)
曾幾何時,網購產品一度是“劣質產品”的代名詞,如今,網購市場越來越規范化,逐步成為公眾購物的重要選擇。這背后,網購“后悔權”(即“七日無理由退貨”)的誕生,被認為是發生“質變”的重要一步。
對網絡商家來說,這能形成有效的倒逼,他們只能以實打實的質量贏得消費者,不然就退貨這一塊,便足夠一些品質不佳的商家吃不了兜著走。這般現實下,很多人也開始呼吁,希望線下購物也能跟線上購物一樣同等享受“后悔權”。之前,網購“后悔權”之所以推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人認為,在線上無法感知商品的具體質感,只有收到商品之后才能有真切感受,故“后悔權”率先在線上推行。
按理說,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在購物一事上,理應享受平等的權利。線上線下不同權,也限制了部分實體店的發展。這些,都是一些地方不斷嘗試推進線下“無理由退貨”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認,推行線下“無理由退貨”也會帶來一些現實問題。如賣家可能面臨惡意退貨、買家可能遭遇退貨難等問題。對此,僅靠道德的約束肯定不夠,法律的兜底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也至關重要。一方面,買賣雙方的互信機制要建立起來,可以探索對惡意利用無理由退貨規則的消費者和商家設置黑名單制度,或是施加其他的一些懲戒。另一方面,也應對積極參與無理由退貨的實體商家予以獎勵,通過典型示范來推動,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比如,江蘇蘇州在推行線下“無理由退貨”政策伊始,便拿出4000萬元設立“吳優金”用于先行墊付。這樣的政策,可適當借鑒。(龍敏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