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勁、掄重拳整治網絡戾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下狠勁、掄重拳整治網絡戾氣
這段時間,影響較大、引人關注的網絡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先是粉色頭發女孩遭遇網暴后去世,接著高三“誓師女孩”遭受網絡持續攻擊,近日又有汶川地震幸存者、“鋼腿女孩”牛鈺遭惡意侮辱和謾罵。施暴者數量龐大,幕后黑手難查證,這也成了目前追究網暴者責任的難點。顯然,整治網絡戾氣、網絡攻擊和網絡暴力等問題,還得下狠勁、掄重拳。
日前,國家網信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其中整治網絡戾氣就是重中之重。其實,在以往治理網暴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網暴事件從起始到發展,始終彌漫著一股網絡戾氣。作為一個相對虛擬的空間,網絡淡化了一些人的言行責任感,更容易口無遮攔,也會衍生出網絡戾氣。網絡戾氣會導致不友善甚至是惡意言論集中扎堆出現,對網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同時,網絡戾氣也會使一些網民肆無忌憚、惡俗黑話不斷,影響社會情緒,污染網絡環境。
從一些網絡案例來看,多數網暴者,也只是普通網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與施暴對象素不相識,更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在網絡戾氣的裹挾下,語言上就是充滿了惡意、無腦口嗨、搞人身攻擊。因此,整治網絡戾氣既包括對網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變導致網暴存在的網絡環境。首先,要嚴管評論區。作為網友參與互動、表達觀點的評論區,往往是網絡戾氣容易集中出現的場所。平臺方必須加強評論區管理,壓實賬號主體責任,對其所發信息內容的跟帖加強管理,對未做好跟帖評論管理的公眾賬號和平臺應采取必要措施。其次,要整治直播PK。一些主播在PK環節戾氣滿滿,好勇斗狠、互撕攻擊、謾罵吐臟,甚至借用小號實施惡俗行為以逃避監管,這些行為必須嚴厲整治,情節惡劣的應納入黑名單。第三,整治借短視頻傳播網絡戾氣。當前,不少短視頻利用虛擬空間的隱匿性,傳播網絡戾氣,惡俗黑話不斷,使得不友善言論集中扎堆出現,對網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要對傳播以丑為美、以恥為榮等挑戰人民群眾認知底線,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短視頻賬號全面整治。另外,要處置網絡戾氣集中板塊。排查貼吧、頻道、圈子、超話、小組等環節,對違規板塊進行整改,必要時采取暫停更新、解散關閉等措施。同時,對這些板塊管理員賬號也要進行處置,堅決遏制網絡戾氣。
當然,整治網絡戾氣需要多方參與,從平臺的配合到個人網絡行為的自律與網絡素養的提升,再到法律規范齊全與維權路徑更加方便,只有這些環節都能夠順暢連接,才能讓網絡愈加清朗起來。(小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