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新視野】要去除學歷被“卷”現象背后的懸浮心態


【資料圖】

原標題:要去除學歷被“卷”現象背后的懸浮心態

北京市教委發布數據,今年北京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預計約為16.08萬人,本科畢業生預計約為13.61萬人,碩博畢業生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畢業生。正值就業季,這種現象引發了不少畢業生尤其是本科生的焦慮。(4月6日 中國新聞網)

碩博畢業生人數首超本科生,北京并不是個例。近兩年,在一些地方、一些高校也出現了類似現象。按照當前的發展態勢,這種現象還會愈演愈烈,甚至會很快普遍起來。學歷越來越卷,難道高學歷才是唯一出路?

時下,關于高校表彰考研成功學子的新聞屢見報端、網絡,對這些同學較為統一的稱呼是“優秀學子”,不吝贊美之意,顯而易見。有些學校甚至還將考研率納入到了評價考核體系。學校花式肯定考研,主要意在鼓勵本科生加入到“考研大軍”中去,以此來為辦學質量“金添彩”。在這種環境下,很多學生都被推著進入到“學歷內卷”的潮流。

高校推崇高學歷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高校教育落腳點應在“育人育才”上,把考入了多少碩博與辦學質量畫等號,顯然是偏離了教育的初衷。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考研大軍”們所掌握的更多是理論知識,這與市場所需還有較為明顯的距離。如果高校在“唯學歷”的泥潭里遲遲不能自拔,就很容易帶歪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不利于人才培養的。

當然,學歷“卷起來”,還與家長的功利心態、用人單位的選人標準、學生擇業觀念浮躁等不無關系。在多種因素疊加下,“不卷就意味著落后”“不卷就沒有出路”等錯誤認識越發根深蒂固,考研內卷現象自然就有了生存土壤。

所以,面對“碩博畢業生人數超過本科畢業生”,我們不能盲目樂觀、自信,而是要越發清醒地去關注學歷“含金量”。要知道,無論教育環境怎樣變化,市場則會始終如一地青睞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尊重了市場規律,才能行穩致遠。換句話說,在培養學生上,整個社會都要深刻反思、去除懸浮心態,多在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上有更多投入。

一言以蔽之,要警惕學歷“卷起來”背后的本末倒置問題。倘若能在追逐高學歷上轉變觀念,變高學歷為高能力,那么人數優勢就會變成發展優勢,這才是社會與市場所需。(趙耀世)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