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關注:“隱私運單”成國家標準,也必須成為快遞業的標配
(資料圖片)
原標題:“隱私運單”成國家標準,也必須成為快遞業的標配
4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進行解讀。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剛表示,《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具體包括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4月7日 澎湃新聞)
近年來,快遞電子運單作為記錄用戶寄遞行為的信息載體,其信息泄露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一張小小的快遞運單上,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一應俱全,快遞運單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此次,《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禁止顯示完整個人信息的“隱私運單”,已成為必選項,不容個人信息繼續“裸奔”,必將推動從源頭上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其實,快遞“隱私運單”已推廣多年,無論從保護個人信息方面考慮,還是從電商運營安全角度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目前的普及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其一,“隱私運單”此前一直為“可選項”,因消費者在網購時粗心大意漏選漏勾,或寄件時嫌麻煩,或需要額外收費等,便沒有選擇“隱私運單”;其二,電商為了節省開支,舍不得提升技術和服務,加上“隱私運單”并非強制性措施,電商能省則省就不會推廣“隱私運單”;其三,在投遞環節,“隱私運單”面臨更大的操作困難,因運單信息不全會影響投遞效率,快遞員在收件時一般不會提醒消費者選擇“隱私運單”,等等。
根據《快遞電子運單》,“隱私運單”成為強制性的國家標準,針對快遞電子運單進行規約,對于防止快遞運單泄密個人信息而言,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試想,快遞電子運單和打印出來的運單,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都被隱藏了部分關鍵信息,不再繼續“裸奔”,而不法人員沒有讀取設備,則無法通過快遞運單獲取準確的個人信息內容,快遞運單也就失去了“價值”。可以說,“隱私運單”對外人來說,就等于是一張廢紙。
此次,“隱私運單”成為國家標準,就必須落實到位,才能取得實效。首先,各大快遞公司要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嚴格執行這項國家標準,并從各環節堵住漏洞,防范信息泄露,以充分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其次,監管部門對這項國家標準落實情況加強監督,對不落實的快遞公司予以約談、處罰,責令必須整改落實到位。此外,消費者也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意識,在網購或寄快遞填單時,對個人信息能簡則簡、能隱則隱,盡可能少提供一些非必要的個人信息。
總之,“隱私運單”成國家標準,也必須為快遞業的標配。期待這項國家標準全面普及,讓廣大消費者能夠放心、安全地快遞物品。(丁家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