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聘“奧運冠軍”當體育老師值得嘗試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高校招聘“奧運冠軍”當體育老師值得嘗試
杭州師范大學的一則教師招聘啟事,在網上引起很多關注。招聘計劃中,有一個體育學院教師崗位,要求“獲得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有網友說,奧運冠軍當體育老師,這個要求真的高!(4月8日浙江在線)
據報道,在杭州師范大學2023年春季公開招聘計劃中,共有69個崗位,計劃招162人,全部是教學科研崗,也就是高校中的專任教師。崗位涉及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學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美術學院等23個學院的教師,其中最顯眼的一條,就是這個體育學院體育學專業的教學科研崗,學歷只要求本科及以上,專業要求是體育學,具體要求是:獲得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這則招聘啟事一出,馬上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
其實,高校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或教練員,杭州師范大學并非第一個,放眼全國各地高校,很多知名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就在高校任職當體育老師或教練員,比如:世界冠軍蘇炳添在暨南大學擔任體育老師上田徑課,皮劃艇世界冠軍許亞萍在浙江大學擔任體育老師上皮劃艇課程,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跆拳道67公斤級冠軍羅微在中山大學擔任跆拳道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工作,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焦劉洋也在中山大學擔任公共體育課游泳課老師,等等。這說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進高校擔任體育老師或教練員并不稀奇。
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四部門出臺《意見》,部署學校教練員崗位設置工作,明確鼓勵退役運動員入校當教練員。而高校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無疑符合這一要求,無非就是招聘的要求拔高了一點,只限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而已。
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我國在冊的專業運動員約5萬人,每年約有3000至4000名運動員退役。這其中,不乏很多退役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如果不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顯然是體育拔尖人才的一種巨大浪費。
筆者以為,大學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除了具有“名人效應”外,更在于“體育精神”的引入。一方面,這些退役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的自身體育專業素質屬于世界一流水平,由他們入校擔任體育老師或教練員,完全可以勝任。另一方面,很多退役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之前都是各個體育項目的“領軍人物”,因而由他們入校擔任體育老師或教練員,就能潛移默化地把體育精神融入到體育訓練和運動中,這對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尤其是弘揚拼搏精神,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見,高校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之舉,是一種好現象,值得鼓勵,更值得嘗試。
當然,高校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不能“一招了之”“一聘了之”,而應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教師素養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培訓,讓每一位入校當老師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不僅能勝任“教師崗位”,而且也能成為“身正為范”的好老師。筆者以為,這才應該是高校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的目的和初衷。
“體育興則國興,體育強則國強。”期待各地各高校,包括一些中小學校,不妨把招聘退役運動員,甚至招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當體育老師當作一種招聘常態,既提升學校的“品牌形象”,又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從而讓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成為校園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葉金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