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息!福州:為“快遞小哥”做好保障
(相關資料圖)
福州:為“快遞小哥”做好保障(主題)
福建日報訊(記者 莊嚴 通訊員 林瀅) 記者從福州市總工會獲悉,在交通、郵政等部門密切配合下,T3出行、餓了么、美團等龍頭企業已先后建立工會,福清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等5個市(縣)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聯合會相繼成立,為維護新業態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組織保障。
據了解,福州市有“快遞小哥”超3萬名(含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這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人員分布上趨年輕化、學歷低、流動性大,以高中及以下學歷的20至40歲男性為主;勞動關系趨多元化、非典型化,勞務派遣、外包、眾包等形態的非標準勞動關系和非勞動關系普遍存在;在勞動權益保障上趨工時長、參保率低、就業指導弱,超六成職工每周工作時間6天以上、每天工作時長8小時以上。
“快遞小哥”們為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后勤保障服務,那么誰來做好他們的保障?為此,福州市不斷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加快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多方協同發力的政策支撐體系、監督執法模式、建會工作模式、勞動爭議調處機制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等政策。
福州市總工會與人社、法院等單位聯合推動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建設,在12個工業園區開展“園區楓橋”試點工作,組建1.2萬個各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在園區、樓宇、商圈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地區設立訴調工作室,從簡從快、就近就地提供勞動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勞動爭議仲裁等法律服務。
福州市總工會還聯合郵政、人社等部門積極推動快遞行業集體協商工作,發布郵政和快遞服務人員工資指導價位,擬定《2022年福州市快遞行業集體協商合同》,提出保障快遞員合法休息權利等合同條款,并將一線收派員工最低工資標準提升,切實維護快遞員合法權益。
福州市分批建成了400多個職工服務e站;打造了87個樓宇、商圈、社區共享職工之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工會新媒體矩陣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活動信息,借助信息化手段創新入會方式、簡化入會程序、暢通入會渠道。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強度大、意外風險高等問題,探索開展“意外險”等社會保險的補充服務,去年已為3.2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人身意外保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