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時訊:文旅局長“卷起來” 文旅市場“火起來”

原標題:文旅局長“卷起來” 文旅市場“火起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年頭,沒兩把刷子似乎還真不好意思去扛起“文旅局長”的職務。前有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文廣旅局局長降澤多吉,玩Cosplay、扮宇航員,后有黑龍江塔河縣文旅局長都波零下20多度,在雪地里一襲鄂倫春族長裙,為家鄉“凍人”代言。鮮衣怒馬馳騁雪原,笑傲江湖化身俠客,千年銀杏谷中與劍共舞……百花齊放又火爆出圈的“文旅局長”們,使出渾身解數引流拉客。

夠拼!夠“卷”!

眼下,各地迅猛推進四敢精神。“敢”的本質,是打破陳規,是勇于突破。別說是局長們,就是尋常百姓,在鏡頭前如此秀才藝,也挺考驗心理承受能力的。這種“豁出去”的潑辣勁兒,是看得見的官員敢為。

這些爆火的“文旅局長”們,用實實在在的努力,“短平快”地為高質量發展的家鄉代言。僅以塔河為例,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話題“文旅局長零下20度穿長裙代言家鄉”“最北縣城文旅局長演繹冰雪女王”等引發網民熱議。事實上,將當地最有特色的文旅元素植入短短幾十秒的視頻中,本身就是一道有難度的“申論題”。

這場有顏又有趣的雙向奔赴,在于兩個點:一是地方官員們放低身段、調整姿態,不是在臺上宣講,而是在身邊嘮嗑。看起來,是“局長們”大秀才藝,呈現各自家鄉的特色,本質上說,是這些地方和官員率先活學活用新時代的群眾語言。正因如此,從內容、形式和算法機制而言,“文旅局長”們切中了互聯網傳播的潮流,引發網友們接力參賽也在情理之中。

二是提升眼界、精進技能,主動擁抱互聯網。研究網絡熱點、網民喜好,結合當地特色、風土人情等,因地制宜地推介地方文化;研究網絡傳播規律,學習短視頻拍攝技巧,以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堪稱大場面、大制作的新媒體產品。從卷顏值、卷才藝到卷文化、卷創意,這些誠意滿滿的努力,當然值得觀眾的認可與贊美。據某短視頻平臺數據顯示,文旅局長帶動的各類話題討論,累計播放超4.26億次,獲贊超660萬個,分享超119萬次。而這種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態度也值得更多地方學習。

流量!質量!

有人擔心,這種短期的“流量狂飆”會不會有可持續性的助力;也有人質疑,“文旅局長”們是露了臉,可到底是宣傳地方還是宣傳自己?類似的“批評”,在所有創新作為的面前都是必經的輿論關。問題是,即便這些杞人之憂是存在的,但相較于一地的長遠發展,顯然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瑕疵”。一個鼓勵創新與試錯的機制內,當有起碼的包容與多元激賞機制來抗衡這些質疑。為有為者、敢為者創設更好的環境,這是旗幟鮮明的價值取向。要這些把“附加題”做得風生水起,除了要經得起監督與審計,更需要、也配得上對等的點贊與鼓勵,如此,才能讓有為者敢為,為創新與試驗營造一個寬松舒適的環境。

這是一個情緒消費的年代。一個甜野的丁真,讓很多人特意跑到理塘,理塘也因此名噪一時。“流量狂飆”的背后,是人們消費與走近的欲望。這種各具特色的地方展示,其實刻畫著同樣各具特色的美好家鄉,吸引著無數人去走一走、轉一轉。有人問: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長”們,究竟給當地帶來了什么改變?

有些改變,是看得見的:比如,“文旅局長”和“網紅”之間的反差打破了人們對官員的刻板印象,官民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又比如,“文旅局長”們粉墨登場的背后,對應著地方部門開放的心態和創新思維,這樣的宣傳效果顯然好于明星走馬觀花式的代言。尤其是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這種主動擁抱互聯網,利用新媒體為地方宣傳引流的嘗試,其實是給整個文旅產業的轉型與迭代做了很有示范價值的暖場表演。如今,驢友不一樣了、傳播手段不一樣了、家鄉風物不一樣了,我們的文旅市場,自然也該有不一樣的表達。

我們更加期待,文旅市場也能“活起來”“火起來”。在網絡上的火爆,帶給當地的除了海量關注,更多的是壓力。當地文旅部門更應該關注于旅游基礎設和施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如何留住情緒消費下的新游客,如何將“頭回客”變成“回頭客”,這不是一個網絡爆品能回答的命題。

局長不是局外人,沉浸式推廣之后,更要專業地在旅游資源、旅游服務、旅游配套設施等層面秀出實力、秀出誠意。《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發展旅游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長遠而言,練好內功、贏得口碑,“卷起來”的局長們才能真正為文旅市場的強勁內需添把火、加把油。(鄧海建)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