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康希諾今起停產半年?回應:只針對上海子公司產線 需求減少所致



紅星資本局4月4日從康希諾(688185.SH;康希諾生物:06185.HK)處了解到,其子公司上海上藥康希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生產線今起停產半年。


(資料圖)

“目前停產只針對上海,總部(指天津生產線)不受影響。”據稱,停產原因主要是需求量減少,存貨情況不詳。

上藥康希諾的第二大股東上海三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維生物”)的技術開發部員工也向紅星資本局確認了停產消息的真實性。股權信息顯示,三維生物為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的子公司。

另外,有上藥康希諾內部員工向媒體透露,停產苗頭早已浮現,“去年底、最晚到今年初,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活干了,就一直這樣耗著,最多也就做點(藥物)中試啥的。”對于員工的后續安排,紅星資本局曾詢問康希諾及三維生物多方,但均未有明確回復。

網傳上藥康希諾“低成本運營通知”

回應:上海暫時停產,不影響其他方面

4月4日紅星資本局了解到,上藥康希諾已暫時停止生產。

康希諾患者接聽熱線告訴紅星資本局,“上海這邊的新冠(疫苗)產線是暫時停止生產,總部這邊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對新冠疫苗的需求量沒有那么大了,所以是上海康希諾新冠(疫苗)的產線是暫時停止生產了,不影響其他方面。”

對于停產后續,上述熱線接線人員則表示,“暫時停止生產,目前庫存多少量、效期是多久,具體的還是區域經理比較清楚一點。”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已有上藥康希諾“低成本運營通知”在網絡傳播。該通知內容顯示,決定于今日起開始暫停產線生產,期限為180天。

上藥康希諾正是吸入式新冠疫苗克威莎生產商康希諾的控制子公司。

2021年2月2日,康希諾與三維生物和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訂合資合同,建立了上藥康希諾,三者分別占總股權的45%、40%和15%。

根據康希諾生物官網于2022年1月發布的資訊,上藥康希諾主要是用于開展克威莎生產。據悉,上藥康希諾打造了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疫苗超級工廠”,可實現2億劑新冠疫苗的年產能。

至于上藥康希諾停產后的具體情況,紅星資本局曾多次聯系康希諾方面、公司投資熱線、總部及研發中心,均表示不清楚或無人接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維生物為上海醫藥子公司,主營藥品生產與銷售業務。作為上藥康希諾的第二大股東,三維生物也向紅星資本局確認了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產線停產消息的真實性。

4月4日,三維生物一技術開發部員工向紅星資本局確認停產消息為真。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有上藥康希諾內部員工透露,實際上停產的苗頭從去年底、今年初左右就已經浮現,“去年底、最晚到今年初,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活干了,就一直這樣耗著,最多也就做點(藥物)中試啥的。”

康希諾2022年業績轉虧

境外收入大降超9成

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產線暫停背后,康希諾正面臨營收危機。

近日,康希諾發布2022年年報,實現營收10.35億元,同比減少75.94%;凈利潤同比轉虧,虧損9.09億元,同比減少147.51%。

康希諾業績轉虧,圖據2022年報

對于虧損原因,康希諾方面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國內外新冠疫苗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趨勢,全球新冠疫苗接種增速放緩,且部分地區呈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公司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此外,公司因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使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對存在減值跡象的新冠疫苗相關存貨計提減值,導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虧損。年報顯示,康希諾在2022年的銷售費用約為2.67億元,同比2021年的約1.06億元增長了151.95%。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康希諾此番出現轉虧,與境外產品需求銳減有關。年報顯示,康希諾境外營收約為2.18億元,同比大降92.86%。

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自2019年上市以來,康希諾一度是生物醫藥行業的明星股。但隨著疫情形勢發生變化,其持倉機構曾一度從200家銳減至3家,逐漸淪為資本市場的“棄子”。

(文章來源:紅星資本局)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