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工事工評|新生代“整頓職場”:既要“不怕事”,又要“不惹事”


(資料圖)

張雪

據《人民法院報》5月9日報道,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公開發布了一批涉新生代勞動糾紛典型案例,從法律角度呈現“新生代職場畫像”。

近年來,對于“90后、00后整頓職場”的話題討論不斷。相對“職場老人”而言,這些職場新人在面對職場不公時,往往展示出不隱忍、敢斗爭等特點。

從這些被披露的案件中可以看出,新生代勞動者具有很強的法律維權意識。例如案件中的小李,在公司拒絕向其發放工資時,他先是申請仲裁,后又訴至法院,同時提交了大量證據證明其實習期間與公司的勞動關系,終獲勝訴。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新生代勞動者不會因為自己 “新人小白”的身份而怯于發聲,而是“知法懂法”更“善于用法”,能夠拿出關鍵證據、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報道同時也披露了一些職場新人任性妄為、漠視合約的案例。服務期內任性離職、違反競業限制協議……這些違約違法的行為絕不在法律保護的范圍內。法律法規的制定是為了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權益,既不會為其中一方的無理行為“兜底”,也不會因為涉事方是“小白”而網開一面。

新生代勞動者想要“整頓職場”,需有善用法律的勇氣,也要有遵守法律的自覺。既要“不怕事”又要“不惹事”。向侵權違約的行為堅決說“不”,倒逼企業不敢侵犯、不能侵犯員工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牢記自己對企業發展的責任和遵紀守法的義務,不能“嚴于待人、寬于律己”。

企業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優化員工管理模式。說是“整頓職場”,其實新生代勞動者并不是要同企業作對,而是希望在職場中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自由,讓自己的付出有回報、工作有價值。企業要在法律范圍內做好員工權益保障,尊重員工個性和發展需求,這也是激發員工創造力,助力企業長遠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

無論是新生代勞動者還是企業,都要將知法守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營造工企和諧、風清氣正的職場氛圍。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