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規范AI生成內容,網絡平臺義不容辭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規范AI生成內容,網絡平臺義不容辭

5月9日,抖音發布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臺規范暨行業倡議。其中提到,創作者、主播、用戶、商家、廣告主等平臺生態參與者,在抖音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時,發布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幫助其他用戶區分虛擬與現實,特別是易混淆場景。(5月10日《瀟湘晨報》)

大家知道,所謂AI生成,泛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就是通過各種機器學習方法,從數據中學習對象的組件,進而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創的內容,如文字、圖片、視頻等。使用時,人們只需輸入問題或描述,就可立刻獲得AI基于龐大數據庫得出的答案。目前,國內尚沒有生效法規明確規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平臺標識義務或內容發布者的標識義務。為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4月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

由于當前人工智能的生成內容在外觀、內涵上與人類創作作品已經難以區分,的確容易存在難以辨別的虛假信息、侵權等問題。據此,發布者需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產生的相應后果負責,無論內容是如何生成的。虛擬人需在平臺進行注冊,虛擬人技術使用者需實名認證。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侵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知識產權等。一經發現,平臺將嚴格處罰。

科技改變世界,人工智能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作用更是無可比擬。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是一項非常有前景和潛力的技術,它可以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完成各種任務和工作。但是,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它的風險和挑戰,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規范和監管它的應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價值和作用。抖音平臺要求傳播者對人工智能生成物進行標識,對于網絡規范管理是有意義的,也是后期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規范管理會涉及的議題。

規范AI生成內容,網絡平臺義不容辭。每一個網絡平臺都要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明確對AIGC服務提供者利用AI生成內容要采取措施來保證內容的合規合法,包括在算法設計、訓練數據選擇、模型生成和優化、提供服務等階段均要采取相應措施。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研制中采用人工標注時,提供者應當制定符合本辦法要求,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標注規則,對標注人員進行必要培訓,抽樣核驗標注內容的正確性。(游德福)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