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年輕人加入,讓老年大學更有活力_重點聚焦

原標題:年輕人加入,讓老年大學更有活力

據《光明日報》報道,在一些社交媒體上,一些曬自己在老年大學上課的博主年齡段橫跨了70后到90后。老年大學成了不少年輕網友“向往的生活”。年輕的他們會和頭發花白的“老同學”們一起上課放學,樂呵呵地度過學習時光后順帶感嘆一句“老年大學太香了!”現今,老年大學不只為“夕陽紅”,也圓了“年輕夢”。

“少走30年彎路”,老年大學真的適合擠滿年輕人嗎?有媒體認為,對于“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年輕人“彎道超車”是不是太不應該了?老年人的資源還是應該歸他們所用。年輕人搶占老年大學?這個擔心是多余的。


(資料圖片)

高考放開年齡限制,中國鼓勵終身學習,一些六七十歲的人參加高考,一些四五十歲的人通過高考進入全日制大學就讀,兩相比較,如果要求老年大學把年輕人拒之門外,這個格局太低了,思想太落伍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大學之大,容得下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各色人等,就是要造福社會,造福人類,造福時代,造福發展。

進入老年大學學習的年輕人,不是主流,只是少數年輕人。不管年輕人抱著什么目的,只要他是來學習的,不是來搗亂的,不是來添亂的,老年大學都可以歡迎,都應該歡迎。學習,總比不學習好,總比打牌賭博強,總比不學無術強,總比浪費時間強,能夠給世人一個好好學習的榜樣,傳遞學習正能量,為什么要把愛學習的年輕人推出去呢?

法律沒有規定年輕人不可以進入老年大學學習。擔心老年大學資源有限,比如教室不夠,可以理解,但是,這不是拒絕年輕人進入老年大學的好理由和合法理由。辦法總比困難多。比如70后到90后,基本屬于上班族,正常情況下,他們白天來不了,晚上可以來。老年大學錯開辦學,老年人多多參加白天學習,資源有限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換個角度,跳出老年大學看學習,少數年輕人進入老年大學,還會受到廣大老年人歡迎,好處多著呢。

可以讓老年人學習更輕松。比如老年人喜歡上攝影課,希望留住美好時光。年輕人早就把相機和手機攝影玩得溜溜轉,作為同學,沒有身份差異,同學之間言傳身教,是不是掌握技巧來得更快更好?一個老師忙不過來,少數幾個年輕人,就能把攝影這堂課上得讓老年人大呼精彩。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年輕人當同學,也容易事半功倍。

可以讓老年人入世更輕松。中國已是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隱世不可取。年輕人進入老年大學學習,就會增加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互相討論的機會。年輕人和老年人互為同學,沒有了父母等親人間的隔閡,可以無拘無束地討論,是不是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更有利于老人幸福,這是一舉多贏的好事情。

為老年友好型社會搭好橋。尊老愛幼,我們善待兒童,善待老年人則存在相當差距。少年人不理解青年人,青年人不理解中年人,中年人不理解老年人,反之亦然,社會彼此不理解客觀存在。人總是要老的,老年大學里的年輕人和老年人,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很可能成為忘年交,隔代交,從而為創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

開放的老年大學更迷人。老年大學,沒有畢業壓力,沒有學習壓力,能夠吸引年輕人參與學習,說明老年大學有它獨特的魅力。年輕人加入,讓老年大學更有活力,就會產生“鯰魚效應”,觀點和觀點碰撞,智慧和創新交融,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從而獲得更好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云勇)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