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遠,逛得好,高質量旅游為中國經濟助力 世界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走得遠,逛得好,高質量旅游為中國經濟助力
人氣熱、消費旺、經濟活,是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寫照。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居民出行、消費熱情高漲,復蘇勢頭強勁的旅游市場帶動經濟呈現向好的勢頭。
如果將春節看作是假日旅游市場復蘇的起點,那么剛過去的“五一”則是假日旅游的一個高潮。市場全面回升透出的十足暖意,甚至超過了一些從業人員的預期。在節后翻看一份耀眼的成績單,會發現其中呈現出一些新亮點、新趨勢,這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順著人們的足跡看旅途,游客們比之前走得更遠、更具個性化。今年游客的出游半徑和目的地游憩半徑雙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熱度明顯走高;與此同時,反向旅游、小眾旅游升溫,選擇冷門目的地或非旅游城市的人在增多。大家出行走得遠,意味著停留時間長,在出行、住宿和餐飲等方面的花費也會增加。停留2天以上的游客占比提升了9.55個百分點,說明更多游客并不是蜻蜓點水地打卡,而是深度體驗和感受,這種變化既是消費信心的體現,也是給經濟前景投下信任票。
從出行的精彩程度看,這是一場供需兩旺的“雙向奔赴”。行業創新升級讓游客們的安排更豐富。白天游景,晚上看戲,各地“文化+旅游”融合推動發掘更多地方的內涵和底蘊。在廣東,優質景區、精品游受到歡迎,全省高等級A級景區接待游客占全省1/4;在四川,“網紅”大熊貓“花花”帶動26.4萬游客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排名全國十大熱門景點第二位。各地積極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間、開展沉浸式體驗等等,更好滿足游客多層次需求。從供給端優化文旅產品和服務,在需求端更好釋放旅游消費潛力,兩端都發力、給力,才能持續激發文旅新動力。
“我參與了2.74億大項目”,游客們臉上洋溢的笑容,直觀展示出旅游業是名副其實的“幸福產業”。近年來,全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為4%左右。出門旅行這一趟,交通、餐飲、住宿、購物以及娛樂等一連串行業都從中受益。從微觀而言,今年從車站到景區、從酒店到商場,都切實體會到這股暖意,相關服務行業持續復蘇,有助于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從宏觀來看,“五一”假期市場紅火,意味著消費回暖的預期持續向好,消費提質升級更顯發展后勁。
中國經濟整體良好發展態勢是出行火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穩定的就業和收入又能增加百姓旅游消費的預期。當下網友們紛紛表示“假還沒放夠”,看日歷,現在可以暢想端午去哪玩,高質量發展的旅游業會不斷給游客和中國經濟帶來驚喜。(孔令龍、陶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