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觀天下!指責插隊豈可“平移”成網暴


(資料圖片)

原標題:指責插隊豈可“平移”成網暴

五一期間,浙江金華某景區的一段爭吵視頻在網上迅速發酵。一對婆孫插隊被人批評后,情緒失控暴怒的場面被人拍攝下來并上傳到網絡。據報道,“插隊婆孫”近日已被做成惡搞表情包,表情包進一步做成車貼、手機殼甚至印在衣物上,她們的個人信息、行動軌跡也都被曝光。

有一說一,這對婆孫插隊肯定不對,“平移”的說法也不成立,加塞兒就是加塞兒。但是對待不文明行為,是不是就要像網友們說的那樣“用魔法打敗魔法”?顯然網暴的思路更加錯誤。據報道,某電商平臺上有超過30家店鋪在銷售以“插隊婆孫”漫畫圖為主題的汽車貼紙;相關表情包在社交網絡上熱傳,很多人“玩梗”玩得不亦樂乎。殊不知這些行為已經涉嫌侵犯兩名當事人的肖像權。《民法典》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不得以發表、復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而且,部分商家利用車貼等產品營利的行為恐怕是錯上加錯。

用一種錯誤去“懲戒”另一種錯誤,只會在謬誤的路上走得更遠。用網暴、社死來“責罰”插隊之人,即便她們在發生糾紛時情緒失控、行為失當,也是不應該的。文明社會的養成,靠的是法律和道德,絕不能以暴易暴。特別是有些網友搞人肉搜索、地域攻擊,已經超過了表達正義感的范疇,而成為了蹭熱點、賺流量的狂歡。

就事論事,涉事景區應該反思自己的管理,加強安保力量,明確標識,減少游客排錯隊的情況;圍觀群眾譴責不文明行為、維持排隊秩序沒問題,但動輒便拍視頻發上網則需商榷,“平移”成網暴更是越過紅線。網友轉發也好跟帖也罷,是湊熱鬧還是借機宣泄情緒,在“玩梗”時有沒有成為網絡暴力中難辭其咎的那一片雪花?那些跟風制作表情包、車貼的商家,無非趕著一波熱度賺快錢。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不變的應該是每個人心中公平、善良、正義的道德基準線。不文明行為需要被矯正,但絕不是以另一種更不文明的方式。(張麗)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