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成為北京大工匠!大國工匠貴在后繼有人-焦點播報
(資料圖片)
原標題:25歲成為北京大工匠!大國工匠貴在后繼有人
技能人才年輕化已成趨勢。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第三屆“北京大工匠”選樹名單正式對外公布。在此次選樹出的28名“北京大工匠”中,不乏35歲以下的青年技能人才。比如,來自北京排水集團的徐建成剛滿25歲,服裝設計老師胡萍今年27歲,被稱為汽車“好醫生” 的程旭東只有34歲……
年輕工匠是如何煉成的?以徐建成為例,他自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畢業后,先是成為再生水廠基層操作工,但不滿足于“師傅讓干啥就干啥”的狀態,而是主動給自己“加碼”:報考在職大學課程,周末加緊學習,并成為集團某分公司中控調度班班長,指揮全水廠的運營調度,保證再生水出水品質達標。據北京晚報報道,憑著優異的表現,他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等7項職業技能競賽國家級獎項,在世界技能大賽水處理項目國家集訓隊組織的多次篩選考核中名列前茅。
與許多人一提到“工匠”時腦海里浮現的老師傅形象不同,以徐建成為代表的青年工匠面貌一新。從一名技術工人,到技能高手,再到“北京大工匠”,我們看到了一項項日益精湛的專業技術,也看到了一名名年輕人身上蓬勃的朝氣。年輕往往能帶來更多的新思想、新鋒芒,蘊含著最積極、最靈動的心氣。
不能忽視的是,青年人才手里過五關斬六將的絕活,大多是從老師傅那兒學來的。回憶起通過機動車檢測維修工程師等資格考試的努力,程旭東稱,在向老師傅請教的過程中,自己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下操作步驟,一寫就是好幾個筆記本。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手寫字,既是前輩傳授的技術秘籍,也是師徒攜手勇往直前的印證。技能行業對手上技藝的要求相對較高,行業的薪火相傳,離不開“前浪”對“后浪”這種手把手式的指導和幫助。大國工匠貴在后繼有人,傳承的是精湛技藝,更是工匠精神。手握沉甸甸的接力棒,一名名青年人扎根一線,吃苦耐勞,短時間內把自己歷練成掌握特殊技能和先進技術的大國工匠,這是帶徒弟的老師傅們最想看到的結果,也是行業發展后繼有人最堅實的保證。
北京大工匠脫穎而出,也離不開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去年以來,北京市推動實施首都技能人才“金藍領”培育行動計劃,聚焦制約技能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項,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著力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技能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去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則特別提到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選用。大國首都需要大國工匠,而技能人才的發展希望在青年梯隊。為新銳大膽、創新求變的卓越青年技能人才頒發“北京大工匠”榮譽稱號,有利于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地位,營造加強職業教育的氛圍,激勵更多青年通過精湛的手藝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共同組成一支素質高、作風硬的高技能人才隊伍,讓個人理想與家國夢想一同閃耀光芒。(辛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