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營建良好科創環境刻不容緩_快播報


(資料圖)

原標題:營建良好科創環境刻不容緩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有條件的地方已經紛紛響應。去年以來,上海、浙江、深圳等多地印發了發展未來產業的相關行動方案或指導意見。例如:上海提出布局五大未來產業,并確定了16個細分領域;浙江提出探索發展量子信息、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六大未來產業;深圳確定了合成生物、區塊鏈等八大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這些都為未來產業勾畫出了具體施工圖與遠景目標。

發力未來產業需要勇氣和魄力。未來產業是技術和市場仍處于孕育期的產業,猶如硬幣的兩面,既代表著前沿和趨勢,又蘊含著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因此,培育未來產業需要具備戰略定力與長遠眼光,首要任務是要打好地基、營造良好的科創環境,以確定的政策支持、產業服務、資金支撐,對沖產業培育中的不確定性和挑戰,為未來產業掃清發展障礙。

一方面,要為未來產業規劃好空間載體。良好的空間規劃是產業成長的基礎,這需要各地根據未來產業在不同領域、不同環節、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布局適合未來產業發展的空間載體。例如:一些地方擬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加速園和試驗場,以專業化的產業區域培育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產業空間。這樣的好處在于,一旦這些空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將形成標桿示范場景,產業的顯示度與集聚度將成倍放大,吸引更多投資以及上下游企業,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整個社會將會盡快享受到技術落地的紅利。

另一方面,要為未來產業提供更好的資金支持,引導研發機構、高校、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持之以恒搞探索、心無旁騖搞研究需要資金保障,尤其是一些前沿領域,不僅要耐得住寂寞,更要舍得投入。地方政府可以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設立創新聯合基金,對前瞻性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科技重大專項提供資金支持。銀行金融機構也應對企業認定為未來產業方向的研發項目給予信貸方面的傾斜,讓經營主體敢于勇闖“無人區”。

當前,未來產業已成為衡量國家科技自主創新和綜合發展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許多國家已經著手布局未來產業,不斷尋求科技的爆發性、顛覆性突破。發展未來產業等不得也急不得,我們要對標國際前沿技術趨勢,跟上全球科技的步伐,結合已有科創基礎,打造自身產業優勢,著眼未來,先行一步。(李景)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