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3.5億 騰訊重回!
騰訊控股17日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該季度實現收入1499.86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非國際會計準則下,Non-IFRS)達到325.38億元,同比增長27%。財報顯示,第一季度,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廣告、游戲三大核心業務收入增幅均超過10%;其中,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速轉正,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再創歷史同期新高,本土市場游戲收入實現了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可謂喜訊頻傳。而“三大引擎”的集體發力,正帶動騰訊重回增長軌道。
(資料圖)
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營收
連續八季度占比超三成
財報數據顯示,受益于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騰訊代表數實經濟的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4%達到487.01億元,占總營收的32%,該板塊收入已連續八個季度占比超30%。
其中,企業服務收入和毛利雙升,云業務在經歷調整后穩定恢復,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速轉正。這意味著,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推行一年多的健康可持續戰略成效顯著,戰略轉型基本完成。
記者從騰訊云了解到,一年多來,騰訊云聚焦提升自研產品競爭力,釋放技術紅利。同時,積極發展合作伙伴生態,鼓勵自研產品被集成,合作伙伴貢獻收入占比達到三分之一。
日前,騰訊云宣布對多款核心云產品進行調價。在計算方面,騰訊云將針對部分區域云服務器實例特惠時長進一步加大折扣力度,價格降幅最高將達40%;云網絡方面,負載均衡CLB的LCU費降價18%,標準型NAT網關降價15%;數據庫方面,騰訊云數據庫TDSQL-C serverless全新發布資源包付費模式,刊例價對比同規格包年包月產品降幅高達25%;云安全方面,騰訊云主機安全基礎版將對全網中小企業免費開放,進一步釋放技術紅利。
游戲收入同比增長11%至483億元
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創歷史同期新高
第一季度,騰訊游戲營收同比增長11%至483億元,其中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同比增長25%至132億元,再創歷史同期新高。自騰訊2019年第三季度首度披露該板塊數據以來,騰訊國際市場游戲收入貢獻不斷提升,目前海外游戲收入已經達到本土游戲收入的38%,成為騰訊游戲的“第二增長曲線”。該季度,騰訊廣告業務也實現了同比17%的強勁增長。 財報顯示,盡管存在季節性因素影響,但憑借著《VALORANT》《勝利女神:妮姬》等游戲的出色表現,騰訊游戲的國際市場收入在一季度仍保持較高增速。《VALORANT》一季度流水同比增長超過30%,《PUBG Mobile》日活躍用戶數恢復環比增長。 經過多年深耕,騰訊在海外游戲市場已經建立起從研發到發行的全鏈條布局,并逐漸取得成效。業務團隊目前遍布全球,在深度參與海外游戲發行、打造全球影響力的同時,積極推動騰訊自研游戲走向全球市場。
同期,受游戲行業全面復蘇提振,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收入達到351億元,同比增長6%,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恢復同比增長。騰訊在財報中表示,《王者榮耀》《暗區突圍》和《金鏟鏟之戰》等產品在一季度表現出色,其中《金鏟鏟之戰》流水同比增長超過30%,日均活躍用戶數在今年4月超過1000萬,創下歷史新高;《暗區突圍》日活躍賬戶數和流水均創下歷史新高。
五次披露未成年人游戲數據
時長、流水占比均創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財報披露:在本土游戲業務中,未成年人在游戲時長、流水中占比僅0.4%和0.7%,兩項數據均創有記錄以來最低,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96%和90%。
公開統計顯示,騰訊此前共五次在財報中披露未成年人游戲相關數據,在嚴格落實國家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措施后,騰訊國內未成年人在本土市場游戲時長、流水占比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占比在2021年9月大幅下降至0.7%,此后這一數據長期維持在1%以內,直至今年第一季度該數據再跌至0.4%,是騰訊公布該項數據以來的新低。
寒假未成年人可游戲時間長于平時,但今年第一季度騰訊的未成年人游戲流水占比僅0.7%,同樣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加大底層及前沿科技探索
長線布局AI大模型
第一季度,騰訊研發開支繼續保持高位,達到151.81億元。從2018年至今,騰訊近五年研發支出已超過2200億元。
2023年以來,騰訊正在底層技術和前沿科技領域持續探索,并取得多項實質性進展。持續加碼基礎軟硬件和前沿技術研究,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核心軟硬件領域“走向上游”的大規模自主可控實踐,為數據庫、大數據、音視頻、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贏得了顯著的差異化優勢。
此前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騰訊已在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方面進行技術儲備,騰訊混元AI大模型,覆蓋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基礎模型和眾多行業/領域模型。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要保證長線布局,不斷優化混元大模型,希望未來推向市場的產品得到充分打磨,并應用于騰訊內部的全線業務。
目前,騰訊AI Lab繼續探索AI與游戲電競、直播等場景的結合,推出了業界首個AI驅動的游戲解說服務,并在王者榮耀游戲電競場景嘗試落地。
2023年3月底,騰訊正式發布全新的AI智能創作助手“騰訊智影”,推出了智影數字人、文本配音、文章轉視頻等AI創作工具。
4月25日,騰訊云智能小樣本數智人生產平臺首次對外發布,平臺具有訓練樣本小、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生產等特性,可以輕松實現“自助式”數智人生產制作。
推動國產化
自研芯片、金融云都有新進展
在國產化方面,騰訊推出了“國產化產品矩陣”:包括AI芯片、網絡DPU、智能網卡、自研服務器、遨馳分布式云操作系統等。
騰訊自研視頻編解碼芯片“滄海”已經量產并投用數萬片。在云游戲、直點播等場景中,滄海目前已面向騰訊自研業務和公有云客戶提供服務。除滄海芯片外,騰訊自研的AI推理芯片“紫霄”,可以提供高達3倍的計算加速性能和超過45%的整體成本節省,目前也已在內部業務中投用;高性能網絡芯片“玄靈”,采用自研的網絡、存儲、計算加速方案,實現主機CPU的“0”占用及高達4倍的性能提升,助力打造下一代高性能網絡基礎設施。
而在金融云場景中,5月11日,騰訊云發布金融國產化發展戰略,將繼續加深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并依托產品構建全棧領先的國產數字化基座。同日,騰訊云首次聯合神州信息、長亮科技、中電金信等頭部ISV(獨立軟件開發商)發布《騰訊云銀行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白皮書》,為金融行業提供核心系統轉型到分布式架構的設計思路與實踐方法論。
“目前,科技行業在大數據、數據庫與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領域的能力不斷增強,也為金融行業更深層的自主創新創造了條件。”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騰訊云將持續開放產品和技術能力,并加深在國產化技術方面投入。
最新數據顯示,騰訊云已經與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六大國有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頭部商業銀行中有90%的客戶在數字化轉型中均采用騰訊云的方案,其中七成應用在核心或關鍵業務領域。騰訊云基礎產品已經完成了與眾多芯片廠商的適配。在分布式轉型過程中,騰訊云還與長亮科技、神州信息、中電金信等生態內ISV廠商,共同探索靈活多元、深度融合的銀行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方案,支撐銀行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推進國產化發展進程中,騰訊的產品是公私同源。”騰訊金融云副總經理趙明明此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坦言,騰訊的分布式云計算、數據庫等技術,其產品都在公有云和騰訊內部進行過大規模部署和驗證。騰訊云通過將前沿技術在內部和公有云上的使用,將其完善成為適合大規模部署的產品,這也形成了騰訊云的差異化優勢所在。騰訊云副總裁胡利明進一步表示,騰訊云將繼續加大自研產品投入,聯合金融行業合作伙伴共同完善相關生態。
第一季度已合計回購46.29億港元股份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三個月內,騰訊已回購了約46.29億港元股份,購回的股份已被注銷。公司表示,董事會進行回購旨在長遠提高股東價值。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