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小區設施建設,多些“前瞻后顧” 當前要聞


【資料圖】

原標題:小區設施建設,多些“前瞻后顧”

恒溫泳池近幾年在杭州幾乎成了高檔小區的標配,舒適的水溫、高端的設施設備,讓不少人對恒溫泳池充滿遐想,也成為開發商銷售的一大賣點。但現實是,交付多年后,不少小區的恒溫泳池竟成了“燙手山芋”,有的甚至面臨關停的窘境。

據報道,杭州每年都會有多個小區的游泳池陷入“入不敷出”的經營困境,個別甚至因疏于打理導致蚊蠅滋生,成為討人嫌的衛生死角。小區泳池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是較難實現對外開放導致入不敷出。面對每年動輒近百萬元的運維費用,不少小區只能選擇將泳池外包,但因招商、攬客困難等多方原因,依舊步履維艱。

杭州“小區泳池困境”在網上有著不小的熱度,不少網友認為小區泳池難以運營,和開發商盲目追求樓盤一時的賣點而忽略了長久的“落點”有著不小的關系。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坐落在小區內部的高檔恒溫游泳池,即使能夠對外開放,除了本小區居民外,一般很少會有外人知道,更別提光顧了。沒有足夠的客流,小區泳池就難免成為一潭“死水”。

由于地產行業“內卷”,經常會出現相鄰小區內公共設施高度重復的現象——你造亭臺樓閣我就建瓊樓玉宇,你挖一片露天泳區我就開一層恒溫泳池。據筆者所知,在杭州某地段,有三個鄰近的小區建了三個游泳池,不同開發商打造的小區因為游泳池形成了“一衣帶水”的奇景。與此同時,小區游泳池同時還面臨周圍商圈的“外卷”。不少小區周圍配套設施豐富,有健身房游泳池,有的小區在3公里范圍內光帶游泳池的健身房就開了5家。如此一來,小區游泳池“腹背受敵”,獲客空間更加狹窄。

筆者認為,開發商在打造樓盤時,不妨多些“前瞻后顧”。一方面,根據周圍的現有配套及未來規劃,合理配置小區內部公共設施,不能為了所謂的“商業價值”而一味堆砌;另一方面,可以結合毗鄰的設施如學校、醫院、大型綜合體等來預估小區交付后可能會入住的人群,來規劃符合大部分住戶期待的設施,做到個性化和多元化,而不是眼里只有游泳池,導致同質化嚴重。(胡天立)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