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熱議:涉及轉賬要慎重 二手平臺交易小心詐騙陷阱!


(相關資料圖)

近期,不法分子冒充閑魚客服,專門針對第一次在“閑魚”平臺出售商品的賣家,編造“需開通誠信保障才能交易”的騙局,3月以來我市已有十余位受害人落入陷阱。

有人購買后資金被凍結?

近日,江都區的周女士(化名)將家中部分閑置的物品在閑魚App上架出售。這是她第一次使用二手交易平臺。沒多久,她就收到了一條消息,有網友發來一張圖片,稱已經付款。

“我剛拍下你上架的一款衣服,標價109.44元,但是系統提示你的店鋪沒有開通消費者保障服務。”“錢我都付了,如今我的資金被凍結,給我造成了損失,實在不行我只能報警了?!蓖瑫r,買家給周女士發來一張截圖,“由于商家尚未完善消費者保障系統,為了您的資金安全暫且凍結您的訂單資金,以及限制您的支付寶,雙方無法查詢訂單,請您聯系商家截圖此頁面到相冊,使用支付寶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客服完善信息,解凍此筆資金,完成交易?!睂Ψ酱叽僦芘繏叽a截圖上的二維碼,添加“客服”趕緊開通辦理。

周女士掃描了二維碼。這時有個自稱是閑魚客服的人發來信息稱,“綁定消費者保障服務要先交保證金?!敝芘克煜驅Ψ教峁┑馁~戶先后4次共計轉入55000元。待到周女士試圖繼續聯系對方時,對方已不見蹤影。發覺上當受騙的周女士隨即報警求助。

無獨有偶,上個月,邗江區的金女士(化名)第一次把閑置物品掛在閑魚App上售賣,沒幾天就收到一條消息。對方稱已經拍下了物品,但由于金女士沒有開通“消費者保障服務”,導致其訂單被凍結。金女士信以為真,遭遇和受害人周女士如出一轍,被騙2萬元。

記者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獲悉,近期不法分子冒充閑魚客服,專門針對第一次在二手平臺出售商品的賣家,編造“需開通誠信保障才能交易”的騙局。

二手交易陷阱多,小心被騙

據了解,自3月以來,我市陸續有10余名受害人遭遇了類似騙術。

警方表示,網絡二手平臺交易存在風險,一定要慎重。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網店一般需要繳納保證金,而“閑魚”是提供給個人對個人的平臺,不需要繳納保證金。涉及轉賬一定要慎重,遇到問題要及時聯系官方客服。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