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也怕巷子深
【資料圖】
原標題:“果”香也怕巷子深
鄉村要振興,富民產業必先行。在很多地方,果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從生產端來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生產出標準化、品質優、有特色的果業產品已成為各方共識。從流通端和銷售端來看,產銷能否精準對接,直接關系到經營戶收益和鄉村經濟發展。如果優質的果業產品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不僅會挫傷果農的種植積極性,還會影響果業高質量發展大局。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意在強調商品質量至上。著眼果業,就是要以質量為先,這是果業良性發展的生命線。然而,在果業產品與市場之間,依然存在著信息錯位、溝通不暢等現象。縱使產品品質再好,如果不暢達流通端、拓展銷售端,打出品牌知名度,俘獲消費者“芳心”,也很難賣得出、賣得俏。從這點來說,“果”香也怕巷子深。
因此,果業經營戶在種好水果的同時,不能被動等待消費者自己發現好產品。果業經營戶要牢固樹立市場及銷路意識,主動作為,以現代傳播理念和思維,調動各種力量和手段,把農產品的優勢特色充分展現給市場和消費者,做強農業品牌,增強產品的辨識度和市場認可度,“叫賣”出廣闊銷路,讓果子香飄市場。
在銅川市王益區,“孟家原桃”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在此基礎上,當地還著力打造“孟姜紅”品牌鮮桃。凡使用“孟姜紅”品牌的農戶,必須從源頭、品質、程序等方面嚴格把控鮮桃品質。立足資源稟賦,當地今年在秦人村落景區建成“孟姜紅”品牌展示中心和6家品牌直營店,重新設計了富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氣息的外觀包裝,旨在進一步提升鮮桃品牌價值、提高附加值、賦能產業升級。其實,在我國許多地方,一大批品質優、叫得響、口碑好的農業品牌接連涌現,各類特色農產品頻頻打破地域局限“出圈”。
不過,擦亮果業品牌非一日之功,一方面需要腳踏實地,提供質量可靠穩定的產品,不能為了蠅頭小利砸了好不容易積累的好口碑;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精準出臺果業品牌培育政策,引導社會多方力量為廣袤鄉村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撐,吸引一批留得住、懂營銷、視野廣的能人在鄉村大舞臺施展拳腳,幫助制定完善品牌發展策略,打造專業的品牌推廣團隊,深耕市場,培育出更多消費者認可、忠誠度高的果業品牌,讓“小果子”成為鄉村振興的“大產業”。(趙楊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