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人的“一日游”何時休?
(資料圖片)
原標題:坑人的“一日游”何時休?
暑期是旅游高峰時段,大量外地游客帶著孩子來上海游玩,一些游客還會順路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城市玩個遍。早些年,暑期也往往是不正規的“上海一日游”“蘇浙滬兩日游”等短期旅游產品坑客事件的高發期。今年,媒體調查發現,“一日游”坑客不僅有,還不少。
比如,有人投訴旅行社安排的紹興游承諾不含自費項目,實際卻安排了自費景點;有人報名“蘇杭兩日游”,結果行程中充斥售賣絲綢、龍井茶葉的購物點;有人報名“蘇州園林一日游”,產品中承諾的獅子林、拙政園實際上都沒去。這些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即使是正規旅行社,也完全可以按照《廣告法》的有關規定給予懲處。
此外,《旅游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導游和領隊應當嚴格執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變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務活動,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費,不得誘導、欺騙、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旅游者購物或者參加另行付費旅游項目。據此,也可以查處涉事旅行社的相應違規操作,相關職能部門不能視而不見。
然而,從報道來看,諸如游客投訴的“上海國際旅行社”“中國國旅(上??偛浚薄熬昂寐眯猩纭钡确钦幝眯猩?,屬于“涉嫌非法經營旅游業務且未備案”,不在文旅部門管轄范圍內,這又讓游客陷入維權難。顯然,類似的侵犯游客的事件,不能不了了之。
對于這些不正規的旅行社,文旅部門如果單獨無法執法,還可以由市監部門、公安機關等其他部門介入,順藤摸瓜,及時查處,從源頭上為外地游客填補陷阱,降低他們受騙上當的概率。比如,既然一些酒店成了小廣告投放的重災區,不妨就將其當作一個主要“信源地”,以此為線索深入調查、嚴厲打擊,必要時,未必不可以多部門聯合執法。
當下,社交媒體十分發達,普通人能通過各種網絡渠道獲取旅游目的地的游玩攻略,但是對于外地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障礙和信息差,他們也更青睞傳統的旅行社。“一日游”雖然老套,被認為是老去的、非主流的旅行方式,但仍然會有一部分受眾,這一現實我們必須面對,并積極應對。
報道中提到一個細節,拿到花花綠綠的“一日游”小廣告,往往是外地游客被坑的開端,而這些小廣告是被精準投送到外地游客入住較多的一些熱門賓館酒店。那么,酒店到底和這些不正規的旅行社有無關聯,背后有無不當交易,甚至是灰色產業鏈?也應該徹查清楚。
就算雙方沒有關系,酒店平日里默許這些小廣告精準地投在自己的領地、坑蒙自己的住客,未免也有縱容漠視,間接成為幫兇之嫌。因此,還是應當秉持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原則,從維護住客利益的角度,拒絕這些小廣告進入酒店,并提醒住客謹防上當受騙。
還要認識到,不管是誰在散發小廣告,誰在經營這些不靠譜的旅行社,對于上海、蘇州、杭州這些大城市來說,都是牛皮蘚般的存在,非常影響城市形象。唯有藥到病除,徹底清理這些坑人的“一日游”,給外來游客一個安心舒適的旅游環境,才是城市該有的擔當。(翟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