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員掄錘猛砸“黑心秤”,呼喚商販誠信經營
【資料圖】
原標題:管理人員掄錘猛砸“黑心秤”,呼喚商販誠信經營
近日,廣東廣州。一菜市場門口,市場管理人員掄起斧頭猛砸從商販手里收繳來的“缺斤少兩”電子秤。據悉,商販們用這些電子秤長期以來坑蒙消費者。(8月15日 澎湃新聞)
廣州市菜市場管理人員的這陣操作,看著還挺解氣的。市場管理人員不僅沒收了違規經營者的電子秤,還對違規經營者進行了罰款。從視頻內容看,光這一個菜市場被收繳砸碎的“黑心秤”就有好多個,說明平時的監管還存在“不力”的情況。具體到市場管理人員的“掄錘”整治活動,有網友覺得效果不大,還是需要有效的監管措施。實際上,像這種“缺斤少兩”的電子秤,不是一次整治就能“銷聲匿跡”,的確需要有效的監管措施。而且,這種現象也不能完全靠市場管理人員來整治。
在交易市場上,一些黑心商販為了賺取更多的經濟利潤,或使用不合格電子秤等計量器具,或做手腳破壞電子秤等計量器具精準度,或以摻雜摻假等手段,做出“短斤少兩”的違法違規行為。也有不少消費者在遭遇到“短斤缺兩”時,忍氣吞聲,只是心里不痛快,抱怨幾句,或者干脆不買了,經常抱著“怕惹麻煩”的心態不愿意去較真、去追究。雖然也有少數顧客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但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答復,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這便使得“短斤缺兩”就像牛皮癬一樣,成為難以根治的市場“惡瘤”。
拋開掄錘猛砸電子秤屬不屬于“欠文明執法”勿論,大家還是覺得嚴懲“黑心電子秤”得舉起法律的利劍才好。一方面,對于生產和改裝“黑心電子秤”的廠家和個人,除了給予巨額罰款,關停企業之外,還應將生產者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讓其牢底坐穿;另一方面,對于使用“黑心電子秤”缺斤少兩的小商販,除了沒收“黑心電子秤”和賠償消費者損失之外,也應給予罰款的處罰,重則同樣追究刑事責任。
掄錘猛砸“黑心秤”引發思考,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監管制度,明確責任。市場管理人員要盡職盡責,做好巡查檢驗,不讓“黑心秤”流進菜市場。建立工商、公安、稅務、衛生等多部門聯合管理制度,發現“黑心秤”,既要處置經營者,又要追根溯源,查處生產、銷售“黑心秤”的鏈條,不讓其流入市場,還要加強誠信教育,呼喚商販誠信經營。“電子黑心秤”在市場上廣泛使用,歸根結底是人心壞了。人心準,秤才準;人心不準,秤就不準,要讓電子秤永遠準下去,只有治人心,真正做到誠信經營。(游德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