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表面熱鬧,多些實干實效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少些表面熱鬧,多些實干實效
在一些單位的整改整治中,查出來不少表面熱鬧的工作表現:熱衷于搞傳達不過夜、事情還沒干就層層匯報、調研還沒開始就起草調研報告、把時間用力用在造展板造材料造品牌……如此種種,看似工作熱熱鬧鬧,實則缺乏走心實質、硬核實效,難以產生半點積極的工作正能量。往小了說,表面熱鬧會讓黨員干部把時間精力都浪費在虛頭巴腦的事情上,擠占了推動發展、紓困解難的時間精力;往大了說,類似于“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表面熱鬧,則會浪費寶貴的資金資源、貽誤稍縱即逝的發展時機,最終會遭到民眾的批評和質疑。
表面熱鬧緣何有市場?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主觀上看,思想“官”念不正,政績觀走偏越位,工作作風漂浮,務虛不務實,企圖以形式的美輪美奐營造干事擔當、履職盡責的良好形象,以求上級關注、點贊、認可;客觀上看,一些上級部門考察識別實干實績不深入,考核督促走馬觀花,騎著毛驢找劇本,重形式不重內核、重“紙面”不重一線,為弄虛作假、形式主義提供了發展空間,客觀上助長了表面熱鬧的滋生。
表面熱鬧仿佛隔靴搔癢,不直面問題,只在問題邊緣磨磨蹭蹭、顧左右而言他,仿佛在試卷上濃墨重彩地寫了一個“解”字,但如何解決問題、促進工作、推動發展,則內容單薄、語焉不詳。這反映一些地方履職能力不足、攻堅本領不強、創造性落實不深入,只好以表面熱鬧遮掩舉措的薄弱、實績的注水、作風的虛浮。但無論如何遮掩,也難掩虛弱的內核,更難掩懶政怠政與形式主義的本質。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改革舉措密集出臺、民生訴求更加多元,無數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民生服務、基層治理等一線默默奉獻、擔當作為,作出了不菲業績,推動了各項事業的進步發展。但表面熱鬧在一些單位和地方的存在,損害了實干擔當者的集體形象,異化了辦實事求實效的辛勤付出,遮蔽了真抓實干的干事創業風貌,應該旗幟鮮明予以反對。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歸根結底,表面熱鬧本質是重形式輕內容,是一種隱形變異的形式主義問題。一定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但須知形式是服務內容的,內容大于形式,必須以豐富的內容才能證明形式的必要,否則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通過鮮明的用人導向、科學的督促考核、嚴格的監督問責等舉措,擠干表面熱鬧的“水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干實事求實效上,這是推動事業進步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作風建設的應有之義。(廖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