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醫療服務“盡精微”方可“致廣大”
(資料圖)
原標題:優質醫療服務“盡精微”方可“致廣大”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以下簡稱《服務舉措》),圍繞方便居民就醫、優化服務提供、簡化就醫流程、改善服務體驗、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簽約感受等6個方面,提出10條具體措施。(8月8日央視新聞客戶端)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如今,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對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日益迫切。作為守護群眾健康的“網底”和“前哨”,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從有到優,尤為重要。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達到服務能力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過3萬家。日趨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正為群眾“家門口看病”帶來更便捷優質的保障,也為醫療衛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服務一小步,民生一大步。《服務舉措》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提出10條便民惠民具體措施,有助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通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方便城鄉社區居民就近、便利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用得上、質量好,不僅是民生幸福所盼,能讓患者少些折騰、多些舒心,更好緩解看病難、看病貴;也是醫療服務發展所需,有益于破解“小病大醫”問題,助力推進分級診療,形成各級醫療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局面。
做好衛生健康服務,基礎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何處發力?《服務舉措》提供了細致精準的實操指南——既在服務覆蓋上“致廣大”,也在服務質量上“盡精微”。
先看前者,瞄準服務的便利度和可及性,種種措施在受惠范圍上做加法。譬如,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延長城市社區門診服務時間、提供周末疫苗接種等措施,都進一步方便了社區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學等人群在家門口就近獲得基本醫療、健康咨詢等服務,為患者就醫解除后顧之憂,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再看后者,聚焦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服務舉措》從優化著手、于細處落筆,在服務精細精準上不斷做增量。譬如,優化重點人群服務,設置老年人友好服務崗位或窗口,將0-6歲兒童健康管理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更好滿足“一老一小”健康需求;再如,注重流程簡化,大力推行“先診療、后結算”一站式服務方式,并推動不同機構間檢查及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等,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效率。此外,從推行“一人一診室”到要求門診公共衛生間“兩有一無”,從完善就診指南及路徑標識到提供輪椅、座椅服務,處處細節都是基層醫療服務提質的體現。
好辦法要出好成效,關鍵看落實。抓住《服務舉措》印發的契機,把一項項好措施加快落地實施,真正讓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方能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切切實實轉化為老百姓的獲得感、滿意度。(張冬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