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最新:不給非法倒票留空間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不給非法倒票留空間

近期,北京多部門聯合發起打擊演出票務市場“黃牛”非法倒票的專項整治工作,從票源管理、規范售票、現場執法、行業自律等10方面細化各部門職責任務。截至目前,共抓獲“黃牛”倒票人員143人,網絡平臺“黃牛”行為有所遏制。

時下,演唱會、音樂節等文娛演出十分火爆。然而,一些亂象也讓不少觀眾很頭疼。比如很多人掐點搶票發現秒空,為了親臨演出現場,不得不找“黃牛”買高價票。“黃牛”倒票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而且擾亂市場秩序。因此,必須對“黃牛”予以嚴厲打擊。此次北京警方抓獲多名倒票人員,可以說對相關人員起到了有力震懾。

消費者搶不到的門票,“黃牛”何以能夠買得到?據了解,一些票務平臺與“黃牛”相互勾結,將一大部分票直接交給“黃牛”,人為抬高票價。而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也存在著兜售來源不明的演出票務的情況。因此,整治“黃牛”倒票亂象,必須要充分發揮平臺的監督管理責任,堵住漏洞,進一步嚴格票源、售票兩個環節。

此次,北京市多部門聯合發起的專項整治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強力監管,倒逼票務平臺加強演出票的票源、售票環節的管理。比如通過實行演出實名入場,可以有效保證誰買票誰看演出,避免“黃牛”倒票;取消轉贈環節,可以遏制“黃牛”打著轉贈的名義行倒票之實;限定時間退票,可以防止一些“黃牛”把賣不出去的票進行退票。

從平臺角度看,此前,電子票“實名制+不可轉贈+限時退票”的組合拳已經收到了良好效果,平臺還需要不斷加固技術“圍欄”,對各個環節做進一步完善。

演出市場關系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期待整治工作能對“黃牛”倒票頑疾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當然,除了需要有關方面積極作為之外,也需要廣大消費者的配合。公眾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門票,發現倒票行為要及時舉報,共同維護票務市場秩序,營造更加健康的商業演出環境。(苑廣闊)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