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最新:新武俠劇“新”在何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新武俠劇“新”在何處?

日前,由陳曉、毛曉彤領銜主演的新武俠劇《云襄傳》收官。“制作精良”“意境十足”“俠義與真情并存”……?劇集整體質量獲得不少觀眾認可。此外,2023年開年以來播出的《少年歌行》《繡春刀·山河之影》等新武俠劇,從劇情鋪排到動作場面的呈現,都可謂“后勁十足”。《少年歌行》更是在沒有明星加持、啟用全新人班底的前提下,在豆瓣網上獲得了8分以上的高分。全新的故事和人物,又延續了傳統武俠文學的俠義風骨,這些原創新武俠劇的播出,又一次燃起了觀眾心中的“武俠魂”。

記者獲悉,《蓮花樓》《一念關山》《隱娘》《夜宴白》《只此江湖夢》《燕山派與百花門》等多部武俠劇亦蓄勢待發;劉詩詩、陳曉、成毅、劉宇寧、曾舜晞等一眾被市場熱捧的青年演員,也在近期投入了武俠劇的懷抱。

一度式微的武俠劇緣何能重獲觀眾和市場青睞?關鍵在于一個“新”字。

第一是故事“新”。以往武俠劇大多改編自20世紀下半葉流行的港臺武俠小說,其中,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大武俠名家的作品最受歡迎。《神雕俠侶》《鹿鼎記》《楚留香傳奇》《四大名捕》……這些耳熟能詳的武俠故事盡管經典,然而在不斷翻拍之中,逐漸失去新鮮感。因此,在故事和人物塑造上亟待實現新突破,成為武俠劇創新的關鍵。

改編自同名動漫的《少年歌行》,改編自知名電影《繡春刀》的《繡春刀·山河之影》,改編自網絡小說《千門》系列的《云襄傳》……這些新武俠劇首先從源頭上拓寬了選擇IP的視野,也為劇集積累了一批垂直領域的初始受眾。而對普通觀眾來說,新的江湖、新的人物,構成了新的世界觀,相比被多次翻拍的金庸、古龍“宇宙”,更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

第二是群像“新”。新武俠劇既保留了傳統武俠劇人物群像豐滿、有血有肉的特點,避免了配角淪為“工具人”的現象,同時在迎合時代發展趨勢和表現當下年輕人的情感訴求、價值認同上作出了調整努力。以《少年歌行》為例,該劇以“少年感”為內核,展現了蕭瑟、無心、雷無桀等少年俠客的成長過程。主角們雖然身處古代,面臨的成長課題和處境卻和今天的年輕人如出一轍。他們身上的青春氣質和鮮衣怒馬的朝氣感,以及清澈、勇敢、熱血的人設審美,也與傳統武俠劇有所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是價值“新”。俠義是武俠劇的核心價值。與傳統武俠劇常見的“路見不平”橋段不同,這些新武俠劇所呈現的主題,往往是主人公通過行俠仗義實現“自我成全”。在守護正義與天下蒼生的過程中,劇中人物也十分注重尋求自我認同。例如《云襄傳》中的云襄和舒亞男,分屬云臺和凌淵兩大門派,互生情愫卻各有堅持。該劇拋棄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感情線,刻畫了他們面臨兩難抉擇時的無奈與堅持。不過盡管深愛對方,但云襄和舒亞男并不會因為愛情而將自己肩負的責任拋諸腦后,各自努力追尋精彩燦爛的人生,沒有“戀愛腦”的男女主角反而更能喚起當下觀眾的情感共鳴。

此外,除了俠義、愛情等故事主線外,新武俠劇在創作內涵上也日漸豐富,親情、友情、愛情多線交織,以及熱血江湖氛圍的營造,都提升了劇集的可看性。而運用最新特效技術配合真實的武打動作,融合力量感和美感、一氣呵成的動作場面,成為劇集又一加分項。

真誠創作、用心制作,是影視圈永恒不變的必殺技。至純、至善、至真的人物,青春、熱血的故事,積極向上的價值體現,這些是新武俠劇真正讓觀眾“燃”起來的秘訣,也是促使它們走得更遠的有力保障。(張思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