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網紅小區謝絕參觀”:流量社會也應保持邊界與分寸_環球頭條


【資料圖】

原標題:

“網紅小區謝絕參觀”:流量社會也應保持邊界與分寸

近日,有網友反映,重慶熱門打卡地白象居謝絕參觀,現場有“居民住宅,謝絕參觀”字牌。社區居委會回應,系居民自發組織。白象居共24層,無電梯,諸多影視劇曾在此取景。(5月24日 澎湃新聞)

造型獨特、設計巧妙的白象居,佇立在江邊,雄偉的大橋、長長的索道纜車晃悠悠穿江而過,薄霧籠罩著遠山,置身繁華地段又鬧中取靜,既有“年代感”又有審美感,既有煙火氣息也有“詩和遠方”,讓白象居成為山城重慶的典型社區,受到一些影視劇組的青睞。隨著影視劇的熱播,白象居逐漸成為熱門打卡地。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形成了新的社會形態即“流量社會”;移動互聯網每時每刻都在生成無限的流量,成為影響人的情感和行為的強大勢能,幾乎沒有人可以擺脫流量勢能的影響。在一個注重符號互動的社會中,通過互聯網介導產生了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一些人熱衷去網紅旅游點、熱門小區打卡,不僅是為了滿足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也是為了去爭取流量,從而進行社會表現和社會競爭并從中追名逐利。

讓客人吃閉門羹,“網紅小區謝絕參觀”是否背離了待客之道?在農業社會,人們安土重遷,社會流動是一種堅固、沉重、形狀明確的固體狀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僅頻次低,也不會對主人一家造成過多的干擾。然而,在現代社會,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社會流動是一種柔軟、輕靈、千姿百態的液體狀態;到網紅小區打卡的陌生人并非一個兩個,而是一群又一群、一波又一波。

網友來熱門打卡地不僅有助于增加小區的流量,也有助于增加一個城市的美譽度,小區居民為何要采取一種區隔、排斥的態度?一方面,過多網友過于頻繁的參觀,難免會影響小區的平靜與安寧;另一方面,在人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的風險社會,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網友,也可能給小區帶來風險隱患。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小區并非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空間,而是居民的“小區是我家”,“網紅小區謝絕參觀”合情合理。

對于網友們而言,熱門打卡地是看熱鬧、看新奇和引流的地方;對于居民來說,小區不僅是生活場所,也是精神家園,小區的秩序與環境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一些網友特別是網絡主播在別人的小區里無禁忌、無界限地恣意放縱、自彈自唱,不可避免會引發居民的反感與抵觸;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需要多一些換位思考的理解和將心比心的體諒。

居民小區并非旅游景點,按照相應的社區治理規范有權對盲目無序的參觀說“不”;“網紅小區謝絕參觀”猶如一面鏡子,提醒和啟發人們——別人家的小區雖好,但卻不能“想進就進”。與其被獵奇心理和流量誘惑所驅動,還不如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即使要進入他人的小區,也要遵循對方的規矩,在參觀的過程中保持審慎與克制,盡量避免給小區居民帶來不便與干擾。只有心中多一些界限與分寸,陌生人之間才能更好相處。(楊朝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