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受害女主賬號被扒?警惕自詡正義的“網絡福爾摩斯”
【資料圖】
原標題:巴厘島受害女主賬號被扒?警惕自詡正義的“網絡福爾摩斯”??
近期,巴厘島發生的慘案(兩名中國游客在巴厘島一酒店內身亡)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微博上,更是有此次事件清晰的脈絡圖。《瀟湘晨報》5月8日報道稱,有網友稱找出該情侶社交平臺賬號,發布女方照片稱為程某本人,并依據賬號動態IP地址信息及收藏帖等,推測其近期經歷。
在網絡上似乎總有這么一群人,每當有類似的案件發生之后,就會充當起“福爾摩斯”的角色,根據警方公布的案情線索有模有樣地進行分析。如果僅僅只是基于公開信息的分析,這樣的行為無可厚非。但偏偏有人不滿足官方公布的有限細節,他們為了“偵破案情”而對受害者進行全面的“人肉搜索”。這樣的“人肉搜索”包括但不限于受害者的照片、職業、社交賬號、親人朋友、興趣愛好等等,然后基于這些信息開始“案情分析”。筆者稱他們為“網絡福爾摩斯”。
對于巴厘島事件中“網絡福爾摩斯”們的行為,已經有專業人士指出,如果所發照片確為案件當事人,未經家屬同意擅自發布及拼湊生活細節,涉嫌侵犯當事人肖像權、名譽權及隱私權等等。
不過,筆者更想從人情上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探討。“網絡福爾摩斯”們往往自詡正義,即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觸碰到了法律,但有著“正義”兜底,這種負罪感頓時煙消云散。但是如此行為,真的“正義”嗎?
首先,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是對受害者的不尊重。中國強調“死者為大”,在受害者遭遇不幸后,我們應該為其默哀、哀悼,對生命的逝去展現充分的尊重,期盼著受害者可以安息,而不是像“網絡福爾摩斯”們那樣在社交網站上肆意曝光受害者信息,引發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議。畢竟,對于生命的褻瀆,豈能算“正義”?
其次,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對受害者親人朋友的二次傷害。受害者同樣是他人的兒子、女兒、親人、朋友,親友面對他們的離去時,本就無比痛心,卻還要眼睜睜看著他們在網上被人曝光、議論。甚至,受害者的親人朋友,可能也在被曝光的行列當中。這樣絲毫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又怎能算是“正義”?
再次,揭開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藏于皮下的,到底是什么?在筆者看來,“網絡福爾摩斯”們行為的本質,不過是高舉著正義的旗幟,在“人肉”受害者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無聊的窺私欲和獵奇心理。更有甚者,利用自己非法獲得的信息捏造各種離奇的故事,以吸引人們的關注。這樣的行為對案情偵破毫無幫助,當然不能算“正義”。
“網絡福爾摩斯”的行為,于法律上,無理;于情理上,無情。在人命攸關的嚴肅社會事件面前,他們的做法,理應被杜絕和抵制。(李春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