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保護傳統村落,要得留住“形”、守得住“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保護傳統村落,要得留住“形”、守得住“神”

4月27日,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名單公布。目前,我國有8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保護了53.9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挖掘了478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了大量具有鄉土氣息的農事節慶、鄉風民俗等活動,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和價值最豐富、保護最完整、活態傳承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眰鹘y村落作為鄉村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庫”,保護工作尤為重要,既要留得住“形”,還要守得住“神”。

尊重村落歷史,留住特色“形”。傳統村落是鄉村居民的生活場所,當地不同的鄉風民俗和價值追求在村落成百上千年的演變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在表現。比如,皖南古村落的徽派建筑和“?!毙尾季志驼宫F出了徽商和農耕特色。要尊重不同傳統村落的演變歷史,保護其原始的特色“形”,在具體的形狀、表現的形態、傳承的形式上做文章,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在宜居和美上優化改造,堅守“保護發展傳承中華農耕文明”的初心?;谔厣靶巍蔽鈦碛慰停瑤余l村旅游,增強傳統村落內生發展動力。

挖掘人文內涵,守住文化“神”。擁有獨具特色的村落建筑外形可以吸引目光,但沁潤心靈、鐫刻人生的更多是文化啟迪。如何打造傳統村落有趣的靈魂?一要注重文化的傳承。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耕讀傳家的祖傳家訓、鄰里守望的鄉風民俗等傳統村落文化,只有世代傳承才能綻放新的活力。優秀的文化需要在傳承中獲得新生,才能不湮沒于時代長河,不在“人云亦云”的“仿古”中遺失。二要突出文化創新。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傳統村落文化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這一驅動力。要因地制宜,挖掘傳統村落的人文內涵,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做強文化創意產業。要創新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文化的當代價值等,通過文化創新拉動經濟發展,留住“人”,反哺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三要加強文化宣傳。運用人們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讓傳統村落的人、物、生活“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影視創作、文學作品、文化紀念品等多種方式喚醒對傳統村落的記憶,守住這份鄉愁。

傳統村落保護,既是對其歷史價值的發掘和認知,也是當下與傳統的真切對話。鄉村的發展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傳統村落的保護也要在留“形”守“神”中蓬勃發展。(胡雪蕾)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