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政企早餐會要講“聊”效


【資料圖】

原標題:政企早餐會要講“聊”效

有關部門負責人與企業家代表圍桌而坐共進早餐,邊吃邊聊,把問題提出來,共同協商、設法解決——眼下,政企早餐會已成為多地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方式。

相較于正式會議,政企早餐會賓主在早餐桌上平等對話、共話發展,更容易營造出政企溝通的融洽氛圍;相較于領導到企業實地走訪,政企早餐會所需時間更少、效率更高;相較于企業找有關部門匯報和溝通,政企早餐會省去了層層匯報和公文流轉的繁文縟節,避免了層層傳遞可能導致的信息失真。相對于政企對接會、企業家接待日、企業走訪日等傳統政企交流形式,政企早餐會形式靈活、簡單,成本低,效率高。

政企早餐會已流行有時,但幾年下來,有的地方成效明顯,也有的地方卻虎頭蛇尾、流于形式,其中的區別就在于早餐會是不是見真章、有實效。倘若只是把企業家請來吃個早飯,表面熱熱鬧鬧,會后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議而不決”,企業亟需解決的資金、人才、技術等具體問題沒有著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疑難雜癥”無人會診,那就違背了早餐會的初衷,陷入了形式主義的怪圈,這樣的政企早餐會,漸漸地就會走形變樣,最終不了了之。

政企早餐會是“談發展、提建議”的推心置腹“交流會”,更是為企業疏堵點破難點解痛點的“現場辦公會”。因此,早餐會重在“聊”效,不僅要看表態,更要看落實、觀行動。有關部門應建立健全落實機制,對早餐會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并派出專人跟蹤落實;不能現場解決的,及時轉交有關部門限期辦理。無錫市錫山區每次政企早餐會都列出“難題清單”,會后逐一“回應破解”。去年5月以來,該區舉辦了13期“政企早茶會”,共收集55條問題,目前大部分已經解決,其余的正在積極推進中,受到企業好評。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類似政企早餐會這樣的機制持續發力。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從提升政企早餐會“聊”效抓起,進一步優化政企溝通渠道,推進政企溝通協商常態化、制度化,及時、更精準地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孟亞生)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