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全球即時:外地游客尋味揚州傳承6代的老味道金剛臍

5月1日下午,甘泉路人民商場南側,兩位外地游客跟著手機導航找到一家小店門口,看到案板上剛烤出來的金剛臍,他們拍掌大笑:“真的有‘老虎腳爪’!這一趟沒有白跑!”

滬客尋訪“老虎腳爪”


(資料圖片)

游客王先生和太太是從上海來揚州游玩的,尋找“老虎腳爪”是此行的一項重要目標。他們所說的“老虎腳爪”,其實就是我們揚州人喜愛的“金剛臍”,也叫“京江臍”、“剛臍子”。

王先生想把一屜新出爐的金剛臍全部買下,老板周華桃告訴他們,這一屜已經被別人買下了,人家等了40多分鐘了,不好讓給他。于是王先生和買家協商,先勻兩只解解饞。買家是個揚州人,看到外地游客這么急,感到好笑,就送了兩只給王先生。王先生和太太掰開一小塊品嘗起來,贊不絕口:“就是這味道,松軟香甜,就是小時候提籃橋‘老虎腳爪’的味道!”

原來,在3月初的時候,上海作家鄭健撰文《“老虎腳爪”消亡史》,說老上海人喜愛的“老虎腳爪”已經不存在了,即便現在有幾家店鋪在賣,賣的也只是個形似。

鄭健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老上海人的共鳴。3月下旬,《新民晚報》刊文討論這個話題,稱多家老字號曾試圖恢復“老虎腳爪”,甚至還搭建了老式的烤爐,但是市場反響不好,后來也就放棄了。

在這篇文章的評論區,有人寫道:“揚州甘泉路有一家店,做了幾十年了,我們從小就吃他家的,味道就沒有變過。”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先生看到后就記了下來,后來和老朋友聊天時提起來,居然有朋友已經從這家店鋪買過“老虎腳爪”了,說味道和從前在提籃橋吃到的一樣。趁著煙花三月,王先生和太太特地來揚州進行一場“尋味之旅”。

爺爺和父親曾開過餅店

王先生講的故事解開了周華桃心里的謎。原來,從3月初開始,不時有上海游客來找他買“老虎腳爪”,他們加了他的微信,離開揚州后,還多次通過微信復購。周華桃猜測應該是揚州的旅游旺季到了,但沒有想到,是有揚州的網友在網絡上推薦他的產品,引起了許多上海食客的關注。

記者找到鄭健的《“老虎腳爪”消亡史》以及《新民晚報》的《上海這種著名小吃絕跡了?》的文章給周華桃看。

周華桃告訴記者,周家的金剛臍手藝傳到周華桃已經是第6代了。周家老家在鎮江,清末為躲避太平天國戰火,從鎮江遷居到高郵。解放前,他的爺爺和父親在上海提籃橋開過餅店并經營多年,當地不少中老年人,在童年時應該都品嘗過爺爺和父親做的“老虎腳爪”味道。周華桃的手藝傳承自父親,他保留了提籃橋“老虎腳爪”的老風味。周華桃做金剛臍已有45年了,不少揚州人家有兩三代人和他相識。

被藏起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從4月開始,周華桃店門口的貨架上,日常都是空的,因為烘烤制作金剛臍的速度跟不上銷售速度。常有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在店門口等個把小時才能買到剛出爐的金剛臍。記者到店里探訪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案板上一盒米飯和燒茄子還沒有動。周華桃正在為一位北京游客趕制一批金剛臍,這位游客行程很緊,約好下午來取。為了不讓游客空手,周華桃連午飯都沒空吃。

一屜金剛臍出爐后,周華桃請記者品嘗。新出爐的金剛臍綿軟香甜,有著濃郁的面食香氣,非常好吃,它和現代流行的烘焙食品有著不一樣的風格。

“好吃嗎?這可是我用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換的!”周華桃告訴記者,他參加過1978年高考,當時他做題的感覺非常好,卻沒能考上大學,于是回家和父親學習制作金剛臍。許多年以后,父親告訴他,他當年收到了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父親悄悄把通知書藏了起來。

父親為什么要藏起錄取通知書呢?周華桃猜測,在父親的認知里,做金剛臍是可以養家糊口的手藝,能夠讓兒子過上衣食不愁的生活,他應該是覺得比上大學靠譜。而且周家制作金剛臍的手藝,傳到周華桃已經是第6代了。祖傳的手藝,怎能斷檔呢?

“當時有成績不及我的同學考上了大學,后來成了教授。父親晚年知道錯了,但已經無法挽回。沒有去讀大學,是我一生的遺憾。”周華桃說,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覆轍,他讓孩子自己選擇走什么路,現在孩子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物色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徒弟

金剛臍有什么樣的魅力,值得幾代人堅守?周華桃表示,歸根結底是“好吃”,好吃才能賣得出去,才能靠它安身立命。

然而在網絡討論中,與中老年人對“老虎腳爪”念念不忘相反,很多年輕人認為長輩對“老虎腳爪”的感情帶有時代情結,其口味并沒有那么“夢幻”。

關于口味,周華桃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近幾年,他曾到南通、鎮江、鹽城、興化等地拜訪仍在做金剛臍的手藝人,發現大多數仍是按照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方法制作,而傳統的技藝已經難得一見。

“鄭健老師認為現在商家仿制的只是形似而口味不對,其實金剛臍(老虎腳爪)的味道受到時代的影響。”周華桃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師傅在制作時采用了糖精等材料作為甜味添加劑,使得金剛臍的口感和口碑都變差了。

“我看到網絡上有人說爐火慢烤到微焦,帶有煙火氣的金剛臍才是正宗的,這種說法其實并不準確。”周華桃介紹,傳統的金剛臍制作技藝中,要添加麥芽糖和雞蛋。面團發酵后加入麥芽糖,再進行烘烤,麥芽糖賦予金剛臍特殊的香甜味道;雞蛋則使面團蓬松,口感更加松軟、彈牙。添加麥芽糖和雞蛋并不是秘密,但是添加多少、何時添加,則是各家不外傳的訣竅,很多師傅已經把這些技藝傳丟了。

“周師傅要找個接班人才好,不然你退休了我們就吃不到你家的金剛臍了。”老街居民徐女士笑著打趣周華桃。徐女士來為在外地上大學的女兒買金剛臍,女兒從小就喜歡吃周家的金剛臍,去外地上大學后還經常叫媽媽買些寄給她解饞。

周華桃說,他物色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徒弟,打算把制作金剛臍等傳統副食品的技術全部教給對方,讓傳統美食能夠傳承下去。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