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給醫療美容行業加上“緊箍” 快消息


【資料圖】

原標題:給醫療美容行業加上“緊箍”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健全適應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特點的常態化監管體系,維護好醫療美容診療秩序和市場秩序,促進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美容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在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之時,非法行醫、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問題頻現,有的醫療美容機構證照不齊全、超范圍經營、操作不規范、醫療產品渠道不明、使用假貨及山寨設備,服務質量與消費者預期產生較大差距。要知道醫療美容兼具醫療屬性,是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具有創傷性、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是什么人都能隨隨便便進行操作的。

近年來,相關部門對醫療美容行業進行整治,清理違法機構、懲治違法人員,行業亂象頻發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行業秩序明顯好轉。但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仍然面臨風險挑戰,行業亂象還時有發生,須不斷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提升監管效能,為醫療美容行業健康發展打造良好市場環境。構建多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醫療美容行業綜合監管體系,從將醫療美容診療活動、涉醫療美容經營活動及醫療美容用藥、醫療器械納入綜合監管重點事項,到對醫療美容“導購”活動、醫療美容培訓活動及生活美容等關聯領域加強監管,再到對醫療美容上下游和相鄰行業市場秩序規范,就是要保持對行業亂象的監管壓力常在,為醫療美容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創造更為規范的市場環境。

跨部門綜合監管,既能提升監管效能,又能防止監管空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細化審批標準、完善審批流程、把好行業準入關口、做好合規機構和人員公開公示;市場監管部門做好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服務,依法履行“雙告知”職責;生活美容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指導,倡導生活美容機構張貼“不得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警示語等,這些都將為合規醫療美容機構依法經營提供便利和支持。與此同時,醫療美容經營者要把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堅持誠信守法經營,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經營活動,不作夸大其詞或誤導性宣傳,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醫美服務。

除此之外,消費者應該理性看待醫療美容需求,正確選擇醫美機構,審慎作出醫美決定。千萬不能貪圖便宜,只追求醫美效果而忽視風險隱患,在非法機構讓沒有資質的人員對自己進行“美容術”,那么就可能美容變“毀容”、微整形變“?!闭?。消費者可以通過衛生部門的官方網站,查驗醫美機構相關經營證件是否有效、合規,了解醫生是否具有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等相關證書,在簽訂合同時應當仔細閱讀條款是否合理,對所做項目的內容和信息充分了解,還應當保留消費憑證,如果遇到權益受損問題,就能夠及時有效維權。

醫療美容行業健康發展,是消費者的強烈呼聲,這離不開規范高效的行業監管。給醫療美容行業加上“緊箍”,始終保持對行業亂象高壓嚴打態勢,掃清“黑機構”“黑醫生”“黑藥械”,防止醫療美容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為依法合規醫療美容機構健康發展提供更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孫萍)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