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1個橙子賣128元更要看到品牌價值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1個橙子賣128元更要看到品牌價值
2月3日,江蘇南京。南京某超市被曝1個橙子售價128元引發熱議。該超市橙子和草莓售價為128元/個,菠蘿980元/個。對此,該超市工作人員稱,所售商品上架價格均接受相關部門和超市監管,網傳橙子并非進口,實為融安金桔。菠蘿肉質為粉紅色,屬稀有種。據融安某金桔種植合作社人員表示:融安金桔為當地特有種,種植戶售價為30元左右,品種好的網上售價每斤約為60-70元,與其他品種相比,口感不一樣。(2月5日紅星新聞)
該超市的售價是否違規,相信監管部門會給出一個說法。更值得討論的是品牌帶來的高溢價。事實上,類似的高價水果已經不是新鮮事。江蘇無錫陽山鎮的白鳳水蜜桃一個賣128元,云南等省區的特級藍莓每斤達到200多元,廣東湛江的紅江橙20元一個。更不要說進口的指橙750元一斤,凸頂柑80元一個。
以融安金桔為例。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顯示,“融安金桔”品牌價值由2021年的19.42億元提升至30.85億元。
品牌化是水果產業的最大機遇,是幫助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促進消費升級的有效路徑。對于生產端來講,品牌代表高溢價;對于流通端來講,品牌代表穩定的采購貨源;對于消費端來講,品牌代表優質、安全、健康,以及美好的生活享受。
一個品牌產品能夠滿足顧客的物質需求,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優質品牌繼而能夠與顧客產生精神共鳴,甚至超出顧客的期待,那么這個品牌就可以持續地吸引住消費者,產生黏性、忠誠,那么這個品牌在顧客心里是排他的,成為顧客的第一選擇。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水果生產和消費國,但是目前國內的水果品牌與消費升級的需求還有不小距離,國產水果仍存在不標準化的現象,導致用戶體驗參差不齊,同一批次水果,酸的,大小、口感、品質都不穩定,必須提高產業的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當然,水果的品牌化也要讓更多人消費得起。這就需要一方面在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基礎上實現穩定的規模化。比如陜西的洛川蘋果,品牌價值687.27億元,居全國水果類榜首,但其價格每斤不超過10元,就在于擴大規模稀釋了稀缺性。雖然價格降了,但總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電商的作用,通過直采拼團等措施,把消費者的到手價格拉低。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面對超市近百種水果,將逐漸趨向按個買而不是按斤買。這就需要加快水果向標準化品牌化邁進的步伐,從選育優質品種、開展標準化種養,到完善分選加工鏈條、搭建質量管理體系、科學技術和先進理念的廣泛應用,讓水果類型更豐富,水果質量更好吃更營養,價格更普惠。(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