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微資訊!6塊糖466元,“明碼標價”不是宰客擋箭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6塊糖466元,“明碼標價”不是宰客擋箭牌

2月2日,蔣女士帶著兒子去重慶磁器口逛街時,路過一家糖果店。品嘗后選了4塊牛乳派,讓店家稱重算錢。店家卻表示先切再算并建議蔣女士再選一塊,可以送一塊,店家切完后稱重6塊糖總價居然高達466元。2月4日,糖果店老板回應稱,產品所用的原料很好,且景區門店租金高,所以成本較高,售價128元/斤,明碼標價,顧客如果對價格有異議,少要一點也沒關系。(2月6日《深圳商報》)

前些日子“雪糕刺客”“文具刺客”“理發刺客”“鮮花刺客”等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消費刺客”,經過曝光、整治后,大多從市場銷聲匿跡。但是,一些披著新馬甲的消費刺客,也正以“海鮮刺客”“旅游刺客”等各種面孔出現。尤其是一些以“明碼標價”當宰客擋箭牌的“消費刺客”興風作浪,成了擾亂公平交易的一股暗流,讓消費者非常不滿和不爽。

就像這次“糖果刺客”事件,明碼標價、不強買強賣,沒有像“雪糕刺客”有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的證據,消費者可以舉證維權,聲討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盡管覺得價格不合理、交易不公平,甚至認為被宰了,可人家明碼標價,沒有明顯違法之處,就算有理也說不清、講不出,維權之路困難、繁瑣。碰到這樣的事,消費者往往也只好自認倒霉。部分人除了被價格欺詐、權益受損之外,還憋了一肚子的氣,影響了購物消費好心情。

原本,明碼標價是商業企業進行價格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一種方法,本身是規范交易行為、保障交易雙方權益的。經營者明碼標價是責任,更是應盡義務?!断M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表明,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安全保障權、知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多項權利。明碼標價本來就要明明白白、公平公正,決不能打馬虎眼,偷換概念,又或者奇貨可居、價格虛高,以及漫天要價、坐地起價、一錘子買賣等。要知道,明碼標價確保的是交易雙方的合法利益,以及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可是,有部分經營者“唯利是圖”、缺失誠信經營思想,在“消費刺客”受到全社會譴責之際,非但沒有好好反省端正自身經營思想作風,重視講誠信、講公平,踏踏實實做生意,反而挖空心思在“刺客”上繼續做文章。這部分商家用“明碼標價”打掩護、做擋箭牌,以此來實施隱蔽宰客行為,或為自己的投機行為開脫,完成違背明碼標價的原本意義,嚴重損害公平交易的原則。這樣的刺客行徑引發了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并招來了社會譴責和抵制,損人不利己。

事實證明,經營者實行明碼標價,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價格法律、法規。特別是要記住,“明碼標價”不是宰客擋箭牌,那些標價不清晰、計價不透明、事先不告知等違背公平誠實交易原則的不良現象,只可能得逞一時,注定是得不到法律支持,以及消費者認同,終將被市場所拋棄。對此,各經營者一定要謹記,引以為戒。(黃躍成)

標簽: 明碼標價 價格欺詐 交易雙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