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觀點:建信基金姜鋒、劉克飛:復蘇邏輯主導全年投資 深入挖掘三大機會

進入2023年,經濟穩步復蘇,企業盈利預期回升,市場的濃濃暖意讓人信心漸增。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機構投資者將如何作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姜鋒看來,如果投資是一場考試,那么今年的考題既有“送分題”亦有“拔高題”。一方面,經濟復蘇的主線將貫穿全年,給大部分板塊帶來上漲機會;另一方面,板塊輪動和風格切換為獲取超額收益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要取得好的成績,看準方向、踏準節奏和選準個股“一樣都不能少”。

全年投資脈絡浮現

2023年才過去了一個月,但對于專業投資者來說,一整年的投資脈絡已經浮現。

“A股全年大概率都由復蘇邏輯驅動,只是在復蘇的不同階段,受益的行業不同,領漲的板塊會輪動。所以,首先,今年大部分板塊都有機會,只不過上漲的力度會有大小。其次,目前來看,可能不會出現某個一級行業成為年度級別投資主線的情形。”姜鋒說。

雖然看好經濟復蘇,但姜鋒認為,對復蘇的節奏和力度仍需進一步觀察。“各個方向都有機會,我傾向于在消費、成長和價值這三種風格中做相對均衡的布局,不會押注某一風格或者某幾個行業。”

立足當下,已經有一些投資機會進入了姜鋒的視野:一是醫藥板塊特別是醫院需求相關方向。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很多正常的醫藥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制。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醫藥需求會持續釋放出來,相關優質企業的業績會得到提振。二是大安全方向,從中尋找一些中線布局機會。三是國企改革方向。2022年四季度以來,一些國企上市公司出臺了包括員工激勵在內的改革方案,市場基本上都給予比較正面的回應。今年在國企改革方面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一些既有能力、又因為方案落地而有強烈實施意愿的公司有望提供較好的超額收益。

投資方法迭代升級

投資方向雖然已經確定,但市場風格快速切換的環境,對基金經理把握投資節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姜鋒表示,今年要盡可能捕捉行業輪動所提供的階段性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

復雜的市況對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姜鋒告訴記者,2022年,過去幾年屢試不爽的一級行業景氣度投資方法的有效性降低了。為了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他有意識地下沉行業層級。

“在景氣度投資方法的基礎上做行業層級的下沉和細分,是為了在復雜的市場行情中更好地找到優質個股,通過做好產業鏈研究把隱藏的機會挖掘出來。”姜鋒表示。

多角度創造超額收益

為了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春節假期后,由姜鋒和劉克飛共同管理的新產品——建信阿爾法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即將問世。該產品股票投資比例在60%至95%,可投資港股比例為0%至50%。姜鋒表示,港股將是該產品創造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

“經過前期的反彈,如果只看A、H股溢價指數,港股已經從指數層面回歸到比較合理的位置。港股接下來可能要進入一個基本面驗證的分化期,基本面能夠兌現或者是超預期的公司大概率還能有比較好的表現機會。”姜鋒表示。

在專于港股投資的劉克飛看來,盡管已經有所表現,但港股仍處于向上通道。同時,由于港股中對經濟復蘇較為敏感的行業市值占比高于A股,因此在復蘇階段的彈性也較為顯著。

“具體而言,經濟復蘇板塊會經歷政策底部、估值修復、基本面兌現這三個階段,當前僅處于第二階段。隨著盈利修復,市場會獲得進一步的支撐。美聯儲加息錨定核心CPI,隨著核心CPI三大分項中已有兩項持續回落,加息見頂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從估值來看,即使經歷了前期反彈,港股的估值仍處于偏低區間。”劉克飛表示,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以創新藥、新能源細分子行業為代表的成長板塊有望保持高景氣,是獲取阿爾法收益的重要來源。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建信基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