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業留人更為關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以事業留人更為關鍵
春節的年味兒還未完全散去,多地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的“搶人大戰”已然打響。常德市是勞務大市,由村社聘請勞務經紀人,時刻掌握村民就業意愿和動向,及時匹配當地企業的用工需求;汝城縣“園區務工直通車”分赴到全縣各鄉鎮,開展專場招聘活動,接送有到園區就業意向的當地群眾……與以往跨省“搶人”不同,今年不少地方將重心放在留住本地人才資源上。逆勢突圍,取得了不錯成效。
“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家鄉是情感的紐帶,是一個人割舍不掉的根脈。在當下人口紅利減少的情況下,讓人才資源充分涌流,外來引進是活水之道,本土挖潛亦為夯基之招。春節期間,湖南各地相繼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召開返鄉人才座談會、鄉賢人才交流會等,正是盡可能地留住和放大本土人才資源優勢的生動寫照。
一個人才可以帶回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可以打造一個平臺,一個平臺可以成就一項事業。無論是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若是光靠“外來和尚念經”,難免力量有限,難以取得長久成效。而生于斯、長于斯的本土人才,不僅熟悉本地的風土人情實際,更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干事創業積極性更高。由此而言,做好留住和挖掘本土人才的文章,激發本土人才的活力,更能將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留不留得住本土人才,信任和激勵自然重要,有沒有機會和舞臺更為關鍵。曾經一度流行的“逃離北上廣”浪潮之后,這兩年不少年輕人又選擇“逃回北上廣”。為什么小城市生活成本更低、更能一解鄉愁,卻還是對大城市歸心似箭?歸根究底還是在于大城市發展前景好、發展勢能強。
近年來,長沙在“搶人大戰”中“收獲頗豐”,2021年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前三。究其原因,除了持之以恒優化人才政策外,也離不開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澎湃動力,以及“網紅頂流城市”生長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正是這些與時俱進的傳統產業、活力迸發的新興業態,讓人才近悅遠來,吸引了不少“歸雁”回到家鄉造夢、圓夢。
養鮭魚的人講過這樣的故事:鮭魚在淡水河流出生,成長卻要游出幾千公里,在海洋覓食三至七年,然后會精準回到出生的那個河口。而養魚人要做的,就是拓寬河口、修繕池塘、架好魚梯。如今的湖南,也需要在這幾點上下更大功夫,以優良的干事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的本土人才在湖南實現人生夢想、成就人生精彩。(萬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