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串換醫保藥、盜刷醫保憑證說不
對串換醫保藥、盜刷醫保憑證說不(主題)
(資料圖片)
文、圖、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涂端玉
對串換醫保藥、盜刷醫保憑證說不!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全國醫保基金飛行檢查(跟蹤檢查的一種形式,指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已經開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發現,不少藥店已經行動起來——呼吁大眾舉報騙保線索、澄清贈品與刷醫保卡無關等。
在業界看來,飛行檢查將有助于糾正藥店行業風氣。
典型案件曝光:
藥店將保健品串換成醫保藥品售賣
據悉,按照今年的全國飛檢工作安排,將針對藥店檢查重點包括將醫保基金不予支付的藥品或其他商品串換成醫保藥品,空刷、盜刷醫保憑證,偽造、變造醫保藥品“進、銷、存”票據和賬目,偽造處方或參保人員費用清單,為非定點零售藥店、中止醫保協議期間的定點零售藥店或其他機構進行醫保費用結算等行為。
這場覆蓋藥店、醫院、醫保經辦機構的全國飛行檢查將持續到12月。結合國家醫保局今年發布的通報,目前已有十余家藥店因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被列入典型案例曝光,處罰結果顯示,除了退回資金、處以數倍罰款外,多家藥店被解除醫保服務關系,還有涉事藥店工作人員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
《2023年第三期曝光典型案件》顯示:浙江某藥店存在將保健品串換成醫保藥品售賣、協助他人冒名購藥、串通他人虛開費用單據、留滯醫保卡進行結算等違法違規行為,造成醫保基金損失30余萬元,除追回資金、解除醫保服務協議外,該藥房及涉案人員也因涉嫌欺詐騙保案件被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2023年第二期曝光典型案件》顯示:江西某藥店存在將不能單味支付的中藥飲片納入醫保基金結算、將醫保目錄外藥品及保健品串換成醫保目錄內藥品進行結算,以及違規結算限工傷使用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最終按照騙取醫保基金涉及的金額處4.5倍行政罰款、其他一般性違規金額處1.8倍的行政罰款,并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三年內不再受理其醫保定點申請。
藥店走訪:
有店門口張貼騙保舉報告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位于白云區的藥店發現,已有一家社區藥店在店門口張貼出了告示,呼吁大眾一旦發現騙保線索可立即舉報;在另一家藥店,女店長回答記者疑問時表示:“我們一直在規范經營,門口那些衛生紙、洗衣液是會員贈品,電風扇屬于積分兌換產品,這些統統都是非賣品,跟刷不刷醫保卡沒有任何關系。”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冒名購藥的情況應該不少見,而且部分消費者自身也覺得問題不大。”
“零售終端目前變化不大,我們一直都在合規經營。”廣州某連鎖藥房總經理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作為本地大型醫藥零售企業,根本不敢觸碰任何“紅線”,一旦被查后果非常嚴重。“但不排除個別單體藥店或是農村市場的部分藥店,敢于鋌而走險,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違規亂象,所以前些年也曾有針對局部市場的嚴查。”他表示,這次陣仗更大,屬于全國范圍定點藥店都涵蓋其中。
上市藥店:
誠信合規才能越走越好
上市藥店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近日在一個行業會議上這樣表示,此次是“史上最嚴醫藥反腐”。他認為,這對醫藥零售行業來說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合規經營是基業常青的保障,在反腐高壓態勢下,誠信合規的企業必定越走越好。
針對投資者提出的“國家推進的‘醫藥分開’改革進度怎么樣了、是否能有效防止醫院腐敗問題、貴司有否積極參與?”問題,健之佳8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積極做好政策的應對,支持醫藥分業改革措施落地。目前,各省配套政策正在制定、逐步落實中。公司不涉及對醫院的批發、分銷或藥房托管等業務,聚焦于藥店、便利店的全渠道專業連鎖零售業務,在長期堅持合規運營的基礎上,圍繞顧客需求,通過醫藥、便利零售以及相關的專業服務,積極承接院內顧客、商品向社會藥房的流出,配合醫藥改革做好承接處方流轉、服務統籌結算顧客等后續工作。
記者觀察
“雙管齊下”有助形成良性競爭環境
從參與部門來看,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同時是醫藥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及醫保基金飛行檢查的主要參與執行部門。這意味著,醫藥反腐疊加飛行檢查“雙管齊下”,震懾效果將更為凸顯,藥店行業風氣可借此進一步肅清。
藥店作為醫藥行業的一部分,已經高度市場化。但自由經營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社會責任,對于藥店經營者而言,合規是底線。
如今,藥店要想生存和發展,就不能再沿用傳統的經營模式,而是要積極創新和轉型,配合處方外流加大趨勢,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只有全產業鏈一起努力,才能幫助醫藥行業告別干擾因素之下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形成良性競爭的商業環境,使得真正有價值的藥品、器械脫穎而出。
新聞鏈接
舉報“欺詐騙保”有獎
據悉,北京、福建、海南、山西等地方衛健委已陸續公布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期間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等。有些地方還給出了鼓勵舉報欺詐騙保及舉報醫療反腐的獎勵。
例如,上海醫保局發布《關于征求意見的公告》明確提出,鼓勵舉報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對符合條件的舉報人給予相應獎勵,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20萬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印發《上海市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其中第三條提到,違反藥品(含醫療器械、化妝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舉報經查證屬實結案后屬于重大違法行為的,給予相應獎勵。舉報最高可獲100萬獎金。
各地列出的醫藥領域涉嫌商業賄賂違法行為線索包括醫藥生產經營企業假借科室宣講會咨詢費、推廣費等名義,向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給付利益、維護關系的行為;醫藥生產經營企業假借捐贈、科研合作、試驗推廣等形式捆綁銷售藥品、耗材實施商業賄賂的行為等。
標簽: